今年以来,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探索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持续完善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共同谱写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精准“听呼声”,办好“暖心事”,筑牢关爱保障网。通过精准对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需求,持续深化“1+5”服务体系,不断拓展以暖“新”驿站为载体的服务外延。今年入夏以来,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开展“送清凉、送安全、送政策”关爱活动,以“街头派送”等方式直达一线,累计发放防暑物资300余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季节出行特点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提升配送人员防护意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现场解读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政策,送上实用“政策礼包”。此外,还组织2场新就业群体亲子观影活动,服务劳动者及家属200余人,积极营造理解、尊重、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氛围。


主动“纳心声”,合力“化难事”,营造公平好环境。以“主动纳怨声、合力化难事”为主线,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双机制”。2024年11月,衡水市出台《衡水市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机制工作细则》,建立了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等10部门组成的会商机制,通过定期议事、协同联动,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2025年,制定《新就业群体诉求收集办理工作机制》,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6部门推出12项举措,构建“收集—办理—反馈—评价”闭环体系,打通线上线下诉求渠道,确保新就业群体诉求及时响应、高效解决,显著提升服务效能和治理水平。今年以来,已召开6次会商会议,破解劳动权益、职业发展等27项重点难题。


广泛“集掌声”,聚力“做成事”,激发治理新动能。创新实施“文明骑士”计划,积极引导外卖骑手担任“流动网格员”,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服务对象变服务力量。依托其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优势,鼓励通过“随手拍”及时上报安全隐患、环境治理等问题,建立“服务—积分—奖励”机制,凭积分兑换物品或服务,获得新就业群体的一致好评。计划开展以来,累计180余名骑手参与,上报有效信息400余条,日均巡查超2000公里,实现社区治理24小时全天候覆盖,既提升了治理效率,也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探索出一条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反哺社区的新路径。


通讯员 高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