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讯(记者周亚梅 王辛于 通讯员张辉)今年上半年,保定市高新区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成效显著,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2家,数量占全市的1/3;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75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申报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3家企业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这些成绩是高新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的生动体现。


为实现抢位发展与错位发展,高新区今年精心布局8个产业新赛道,包括虚拟现实、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无人机装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风电整机装备制造、互联网数据服务、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燃料电池与储氢。围绕这些赛道,高新区精准把握其战略性、领先性、成长性和带动性特点,制定培育方案,明确培育路径,并在增强技术策源能力、完善孵化服务链条、培育高成长企业群体、深化金融精准支持、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完善新赛道治理机制、举办新赛道品牌活动等环节精准发力。


高新区智能电网领域代表企业之一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谭敏杰 摄


在孵化未来产业相关企业方面,高新区今年着力孵化20余家机器人企业和低空经济企业。同时,推动共享智造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拥有93家规上工业企业,该集群借鉴全省“共享智造”模式,引导飞凌嵌入式、冀能电力等骨干企业率先探索建设共享实验平台,促进技术开源共享。截至目前,该区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新增入统项目13个,其中新建用地项目12个,涵盖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领域,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着眼未来产业发展,高新区大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以增强技术策源能力。出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建的保定电谷数字能源与电力装备实验室已投入运营,入驻4组高水平科研团队和30余名研发人员;保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北大—中创宽禁带半导体联合实验室进展顺利,iPSC诱导心肌细胞产业化创新中心建设已启动。


为营造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高新区积极谋求国字号项目支持。目前,该区正积极争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以争创国家级试点为牵引,强化产业供需对接、活化创新主体动力、优化产业化服务保障,充分撬动人才、资金、政策资源,通过中试熟化、孵化、市场推广、产业链整合等途径,实现科技成果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申报中国(保定)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提升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据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方面,高新区围绕公共服务、政务服务开展数据归集,以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智慧能源、绿色低碳为突破口,依托数投集团等构建33个高质量数据集,累计数据标注规模达 1278TB。目前,高新区数据创新生态初步形成,引入奥看、淘丁、青蓝致远等多家数据企业,培育数云堂、燕鼎等16家数据企业,全区数据类企业已集聚120家。创新平台建设也取得突破,联合信通院建设全国首家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和质量测评中心,联合中国电信落地星海大数据标注基地,联合数投集团运行保定数据要素创新中心。此外,还与数据堂(北京)联合建设数据标注产业聚集区,打造数据服务产业聚集架构。


为助力未来产业发展,高新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与河北农大、北京邮电、河北软件签署合作协议,分别建设生物制造现代国际产业学院、北邮保定信息产业研究院、保定市数据要素市域产教联合体;对接中科院物理所,深入研究天目湖储能研究院运营模式,推进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建设。

来源:保定日报
原标题:布局8个产业新赛道! 保定市高新区依托科技创新抢占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