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门亮堂了,老人和孩子能在灯下玩耍,夜生活也丰富了。”近日,故城县辛庄乡后孟町村村民冯立根望着太阳能路灯说道。村街更亮、夜晚更美、村民出行更方便,这得益于衡水市人社局驻村下沉工作队实施的“光明工程”。


今年以来,衡水市人社局驻后孟町村下沉工作队多次走访村民,切实把解决全村主要问题和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作为第一要务。该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到村走访,为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和便利。工作队与村干部座谈和调研后了解到,村中部分路灯年久失修、亮度不够,且分布不均。村民夜晚出行十分不便。


工作队把村民对路灯的渴求定为“光明工程”,研究决定从上级划拨的年度驻村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路灯更换和增设。在资金使用方面,他们确保三个“精”。第一书记时宁带队编制《关于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的预算方案》,精确测算灯具采购、灯架施工、技术指导等各环节费用,确保了预算“精”;工作队成员于超发挥部门协调优势,联合市人社局就业科、职业能力建设科等业务科室,将路灯建设项目与人社系统“技能下乡”工程相结合,协调职业院校新能源专业师生参与技术指导,确保了技术“精”;工作队其他队员对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引入“根治欠薪”行动中积累的工程监管经验,实现质量成本双管控,确保了成效“精”。


安装路灯时,工作队成员全程在场,既要保障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又要对每盏路灯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细测量,确保路灯分布均匀。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孟町村高亮度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成。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自动亮起,照亮的是村庄,凝聚的是民心。夜晚微风中,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在明亮的路灯下散步、聊天……在欢声笑语中与工作队队员共同期盼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柯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