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秀色、碧水蓝天的衡水湖,一直是衡水旅游产业最靓丽的名片。近年来,衡水湖景区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业态,一次又一次向多元化形态转型升级迈进。


“研学万物” 优势出圈


“‘研学万物’,是一系列多主题、差异化、细分市场精准对接的研学课程产品。就好比一只烤鸭蛋,谁也没想到能和研学联系在一起,还成为一门备受好评的研学课程。”滨湖新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会龙的话真实不虚。



衡水湖烤鸭蛋如何烤制,腌制鸭蛋的泥浆怎样调制……滨湖新区大赵常村的烤鸭蛋传统工艺制作工坊,几乎每周都会迎来一批研学的孩子,开展一场生动的烤鸭蛋制作体验活动。


衡水湖畔的闾里古镇,是一家以中国传统礼孝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研学游基地,也是衡水研学的萌发之地。


2015年,立足“历史点位”和“本土标签”,尝试推出研学旅游;2018年,将研学旅游列为核心业务,实现规范有序发展;而今,已形成了读蒙经、习古礼、学国艺、做百工、生活立能五大体验式课程体系,又在研学馆增加了衡水湖研学展和课程展示,排练了汉婚表演节目,开设了草木染、骨雕等新品研学课程,投用了可接待千人的研学餐厅,持续增强研学旅游的体验感和保障能力。


李会龙 摄


一滴水,最终搅动起一波产业突破的浪潮。


市委、市人民政府建立起推动研学旅游工作高效开展的“2+1”组织保障机制,成立衡水市研学旅游工作专班;制定一系列研学旅游支持政策制度,为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建立起“基地自主研发申报—专家把关评审—行政部门审定”的研学课程开发模式。一系列举措,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体系化发展,抢占了市场先机。


2020年9月,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闾里古镇孙敬学堂举行,衡水研学旅游模式开始向全国输出,目前已在浙江、安徽等地得到成功实践;


2021年5月,我市首趟研学实践教育专列开行,来自陕西汉中的1620名学子来衡研学;


2023年5月,在衡水湖畔举办的河北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上,衡水参与编制的全省首个研学旅游产品地方标准——《研学旅游产品质量规范》发布,弥补了全省研学旅游产品标准的空白;


……


迄今为止,独具特色的研学,累计已吸引逾百万名青少年从各地前来。今年的研学人数已超过6万人次,10%来自京津。

创新“潮玩” 应接不暇


随着“研学万物”的强势出圈,一系列“潮玩”项目在衡水湖周边落地,让这幅“天然画卷”更具时代新意——


连续举办多年的衡水湖马拉松赛为文旅强势“引流”。“沿湖设置的赛道独树一帜,景观美极了,空气清新逼人,让人无法抗拒。”来自外地的参赛选手如是说。


湖区周边,民宿业作为新的业态悄然兴起,辅之以“美食+观光”“美食+演出”“美食+露营”的餐饮新模式,受到了年轻一代的追捧。



中国航协举办全国低空无人飞行大奖赛的衡水航空飞行营地,有涡喷单机、多旋翼无人机、阿若拉双机编队等十几种机型的特技展示,还有乘坐直升机、热气球等各种低空飞行体验,吸引着游客争相体验、“尖叫”不绝。


王希来 摄


老盐河畔的瀚诺优活水上运动俱乐部,让游客尽享水上运动的健康体验与乐趣。


翩然翻飞在湖畔码头的《只此青绿》《霓裳羽衣舞》,巡游在景区忙于售卖衡水湖莲蓬等特产的卖货郎,活跃着孔雀、羊驼等数十种萌宠的鸭鸭乐园,亦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


……


肖永 摄


肖永 摄


“全力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也是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滨湖新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晗介绍,立足衡水湖及周边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一批运动项目、赛事、基地正纷至沓来。


申报国家钓鱼基地,计划年办30场以上比赛,以赛事打造“衡鱼”IP,提升衡水研学旅游的丰度和品质。


建设衡水湖篮球基地,填补华北区域单项国家篮球训练基地空白,加速形成研学体育、竞技体育、篮球文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训练基地和文化旅游新地标。



还有,提升河北省名扬马术赛训基地,在老盐河域打造水上项目训练基地……


李会龙感叹:“今天的衡水湖,将不再是单一的看水观鸟,而是更富年轻活力的体系化、矩阵化研学旅游平台。”


“以鸟破局” 华丽转身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衡水湖瞄准“新质”,加码推动文旅产业步入更高境界——


“以鸟破局”打造“生态深度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模式。


王福谦 摄


针对观鸟爱好者举办全民观鸟赛、观鸟论坛,面向游客开展观鸟课程,对接专业观鸟协会、摄影协会及观鸟爱好者,推动鸟类资源价值绿色转化。


举办“万鸟迎春过大年”活动,以情景化、故事化、沉浸式手段,打造“观鸟+露营”春节旅游新空间,引领了新的赏玩热潮。


“‘以鸟破局’是把‘鸟’打造成标杆,打造成为研学旅游的‘塔尖资源’。”滨湖新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董文龙表示。


今年以来,衡水湖景区陆续接待了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前来研学观鸟的中小学生25万人次。


“水面波光粼粼,春风徐徐吹来,两只凤头䴙䴘时而四目相对、深情款款,时而相偎相伴、翩翩起舞,太有意思了。”“天鹅在湖水中栖息觅食,身姿优雅,宛如白衣仙子。”梅花岛上,在观鸟图的指引和生态辅导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孩子们手持望远镜,追寻鸟儿的踪迹,尽探生态之美。


李会龙 摄


“观鸟”研学游,重在多感官观察衡水湖常见鸟类,多视角、多领域、多角度地展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衡水湖的变迁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启发青少年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青少年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孩子们参加的是我们精心打造的观鸟课程,一方面是想推出更具专业性、学术性、教育性的高端研学课程;另一方面也是满足大家日益高涨的观鸟需求。”衡水湖文旅公司研学课程教研组组长张玉介绍,近年来,湖区已成为334种鸟类的栖息繁衍地,研学课程的设计研发也逐渐向观鸟倾斜,“我们在樱花岛做足观鸟体验产品,增加鸟类数量和放飞频次。4月,又推出了以青头潜鸭为主题元素的‘探秘衡湖飞羽’高端观鸟主题课程,反响很不错。”


生态美,鸟翩跹。


创新,是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在锚定“新型旅游业态试验探索区”的路上,衡水湖以生态为基础、以“研学+”为突破、以融合创新为抓手,一路探索,砥砺前行,走出了一个新产品、新业态、新功能交织共融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滨湖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