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星火传承”实践队走进武邑县,开展“红色传承+乡村振兴”主题实践,以青春之力为当地发展添彩。


首站,“星火传承”实践队来到“五·二一”烈士陵园。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队员们的敬意。讲解员以本地红色史实为引,讲述冀南地区军民革命年代的英勇故事。队员们神情肃穆,手捧鲜花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轻轻放置后,拿起扫帚认真清扫陵园。在纪念碑前,他们高举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回荡陵园,红色基因在此刻传承。


走进李保国精神教育基地,楷模的力量震撼人心。实践队聆听李保国扎根太行山、用科技扶贫的感人事迹,又通过品读革命先辈家书日记,感受字里行间的坚定信仰,深受触动。随后,队员们主动除草,用劳动践行“劳动最光荣”精神,为基地增添整洁与生机。


为探寻武邑历史文脉,实践队走进观津书院。武邑县文史研究员带领队员们参观“院史馆”,从古老建筑到珍贵文物,从悠久历史到动人红色故事,一一娓娓道来。现场还为队员们赠送红色书籍,几位老党员、老教师与他们围坐,围绕“新时代青年使命”热烈讨论,为青年成长和武邑文化传承指明方向。


在武邑县一所小学里,实践队开展“红色传承三部曲”活动。通过手工、宣讲、体育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们绘制红色手抄报,聆听校史人物与科学家事迹,体育课融入抗战元素。寓教于乐中,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贾史庄村。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庄从落后到先进的蜕变历程。队员们就村民矛盾化解、农业数字化等问题与村干部深入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参观农展中心、助农直播间、乡村记忆馆时,特色农产品、热闹的直播场景、承载记忆的老物件,让队员们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此次实践,“星火传承”实践队将红色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武邑县带来新活力、新思路,队员们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让红色星火在乡村振兴路上熠熠生辉。


通讯员:杨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