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热浪蒸腾。近日,在10千伏石海波541线路主干37号杆处,国网武邑县供电公司的带电作业人员顶着高温开展紧急施工。这场持续3个多小时的高空作业,不仅成功消除了线路安全隐患,更让下游1000余户居民和工商业用户全程未受停电影响,这是高温下,电力人守护民生用电的生动缩影。
“这条线路带100多家商户和900多户居民,负荷早已‘拉满’。”工作负责人彭喜钊站介绍,“此次安装的一二次融合开关,能实时监控线路状态,就像给电网装了‘智能听诊器’,负荷过高时能自动调整,从根源上解决隐患。”
带电作业人员朱占锋、王方身着密不透风的黄色绝缘服,在灼热气浪中专注操作。地表38℃的高温下,高空作业区温度更高,短短几分钟,汗水便顺着他们的安全帽系带滴落。厚重的绝缘服里,全棉工作服早已湿透,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动作——剥线、接线、调试……每一个步骤都如“外科手术”般精准。
“这开关可不是简单的‘保险丝’。”彭喜钊解释道,新安装的一二次融合开关能实时采集电压、电流等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至配电自动化系统。后台24小时监测分析后,可自动实现负荷调控、无功补偿。这种技术能让电网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当开关成功合闸的提示音从对讲机传来时,作业人员已在高空奋战3小时。这3个小时里,附近小区居民正常用电,而这全程“零停电”的背后,是电力人在高温中的默默坚守。
入夏以来,武邑县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国网武邑县供电公司迅速启动高温保电预案。在运维检修中,他们坚持“能带不停”,用带电作业实现“零感知”检修,已完成12次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户数3600时户;在设备巡检上,创新采用“超声局放+红外测温”技术,搭配无人机巡查,让隐患无所遁形;在服务延伸方面,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商铺,推广“e起节电”活动,凝聚全民节能共识。
从高空作业的“汗湿铠甲”到后台系统的“数据护航”,从带电作业的“零感知服务”到全民参与的“节能行动”,国网武邑县供电公司用科技赋能与责任担当,在高温“烤”验中筑牢电力“生命线”,让千万用户在炎炎夏日里安心用电、清凉度夏。
通讯员 刘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