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浅夏时节,太行泉城生机盎然。5月22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工商联、邢台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在邢台市举行。


大会以“聚势赋能,兴业河北——共筑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全国龙头企业代表共计200余人,共商农业产业化发展大计,共绘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蓝图。


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河北作为农业大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80亿斤以上,肉、蛋、奶、菜、果等产量稳居全国前列,京津冀世界级消费市场与立体化交通网络叠加,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立足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实施品牌驱动,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营业收入超68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4:1,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步伐愈发坚实。


邢台作为本届大会举办地,是河北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邢台市市长刘文萍介绍,该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24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450万吨以上,培育出19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深耕玉米、小麦等主导产业,邢台建成全球最大维生素B12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方便面和挂面产业集群,今麦郎、金沙河等龙头企业享誉全国。


邢台市食品加工产业隆起带规划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进行项目推介。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2024年,邢台食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带动98万农户致富增收,“以产兴园、以园带农、以业富民”的发展图景正加速铺展。


会前,参会代表实地观摩了邢台市隆尧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走访了东方食品城食品产业园、隆尧县糊粉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今麦郎集团制面十厂等5个点位,直观感受邢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成果与潜力。


与往届相比,本次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特别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邢台市食品加工隆起带建设、农垦现代农业项目3场专题对接活动,为产学研合作、产业对接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引擎。大会围绕“延长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服务链”四大方向,部署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延长产业链,让“土特产”变身“精品货”。本次大会重点聚焦粮油、果蔬、畜禽等6大主导产业,河北省积极推动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同发展。邢台市以玉米、小麦深加工为标杆,实现一粒玉米衍生80余种产品、一粒小麦转化700余种商品;保定市依托“冰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发展模式。首衡集团等企业代表提出,将加快布局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新赛道,补齐仓储冷链物流短板,让田间地头直达百姓餐桌。


河北今旭面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包装面食成品。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强化创新链,以科技突破激活产业动能‌。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大会热点。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集中发布32项新技术成果,涵盖功能食品研发、智能加工装备等领域。今麦郎集团展示的“零油炸蒸煮面技术”、隆尧糊粉香公司的植物基蛋白提取工艺,彰显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广阔空间。


‌提升价值链,擦亮“冀字号”金字招牌‌。品牌战略被置于突出位置。京东集团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签约共建电商赋能基地,推动“河北小米”“赵县雪花梨”等区域公用品牌触网上线。会议强调,要以绿色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为抓手,培育一批市场认可度高、溢价能力强的网红爆品。邢台市现场推介的富硒小麦、富岗苹果等产品,凭借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实现附加值提升超30%。


与会嘉宾观看今麦郎集团生产的方便面产品。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优化服务链,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当好‘服务员’,让企业轻装前行!”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加大担保贴息、用地保障等政策支持,建立常态化政企对接机制,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扩大为企服务内容、规范涉企执法行为,靠前解决堵点难点。同时,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在转交企业诉求、提供法律援助等工作中,更多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支持。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搭建了重要的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平台,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意义重大,下一步,全省将紧紧围绕“四个链条”,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良好的环境,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