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坚持动真碰硬 狠抓问题整改
本报讯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聚焦主题,紧密联系实际,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动真碰硬,狠抓问题整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市教育局聚焦作风转变,深入查摆整治问题。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给相关单位和学校教师发放征求意见函和调查问卷、放置征求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开展开门教育,广泛征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局党组班子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不定期集体研究,细化整改措施,推进整改进度,以问题整改推动学习教育走实走深,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故城县持续丰富学习形式,拓宽查摆渠道,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检验学习教育成效。聚焦政务服务优化,精简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一站式并联办”推动项目从“多头跑”到“一次过”;聚焦保障群众用水无忧,开通供水服务专线、搭建故障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组建专业维修队伍,长效保障供水安全;聚焦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搭建“1+6+N”工作平台,建立“四快一出面”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聚焦住宅项目“登记难”,成立工作专班,对历史遗留问题“回头看”,对堵点问题集中攻坚。
连日来,我市各地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整改,以严实举措精准整改,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市科技局把学习教育与科技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紧紧围绕提升学习效果、找准查实突出问题、抓好反面案例解剖、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防范形式主义等,确保学习教育质量。努力推动科技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枣强县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认真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开展对照查摆,深入分析问题,深挖症结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纳入集中整治台账,以“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动力。
市残联以“精准服务工程”为核心抓手,深耕残疾人康复救助、辅具适配、职业培训、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等重点领域,将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惠及残疾人的生动实践。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推进“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行并联审批模式,实现残疾人证申领等事项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围绕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开展走访慰问、惠残政策宣讲、专场就业招聘会等活动,切实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农科院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扎实推进科技服务针对性不足、基层调研不深入等问题整改落实。组建调研小组深入基层一线,与主管部门、合作社、农技人员等面对面交流,全面梳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举办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展应急服务指导等,培训农业从业者600余人次,开展技术观摩会10场次,加速成果转化。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深度合作,推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衡水试验站落地挂牌,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安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优良作风凝聚监管合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学校食堂、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检查,共检查653户、发现安全隐患146个,现已全部整改完成。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共检查特种设备企业131家,发现风险隐患65个,全部督促整改完成。同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网景县供电公司把开展学习教育同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学”字当头,“干”字贯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党员干部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以“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的奋斗姿态,推动电力服务提质增效,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电力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