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迎来了成立二十周年的里程碑。为庆祝这一双喜临门的日子,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新奥新智党委,在廊坊复聪语训学校开展了“二十载同心,点亮星光”助残日特教公益行活动。活动运用“公益捐赠+专业赋能”的创新模式,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如“志愿者一日特教老师”体验和“特教老师入企授课”。这些活动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实际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将特教理念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并融入到志愿服务体系中。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支持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怀。



  当天的捐赠仪式在复聪语训学校活动室举行,新奥新智党委领导、基金会代表、学校师生及志愿者等参与。新奥新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艳华作为主办方活动代表在致辞中表示:“自2011年起,基金会以复聪语训学校作为对口单位开始了‘七色花’志愿服务活动。十四年来,因为老师们的专业与坚守,我们共同帮助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长,也见证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站在基金会成立2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新奥人和社会人加入特教公益行列,用爱心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现场,基金会向学校捐赠421套玩教具,其中150套来自于新奥伙伴和社会爱心家庭捐赠,涵盖言语训练、认知开发、感统训练等方面,精准匹配教学需求。捐赠牌交接后,嘉宾与孩子们共同制作香囊、共绘“星愿长卷”,温馨互动中传递关爱与祝福。


  深度互动 传递专业温度


  为系统性提升志愿者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知水平,突破认知盲区,让更多志愿者从"善意践行"向"专业支持"转变,基金会于4月至5月组织了一系列前期活动。其中,“一日特教老师”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新奥新智党委党员约30名志愿者的踊跃参与。他们分4个批次走进复聪语训学校,担任助教、观摩课堂,近距离感受特殊儿童的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智慧。志愿者在活动后纷纷表示:“孩子们努力模仿发音的样子、完成任务后骄傲的笑容,让我体会到特教老师工作的辛苦。”“跟孩子们相处一天之后,我萌生了要学习心理学的想法,希望下次我再参与这样的活动,能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到孩子们。”


  此外,基金会特邀廊坊复聪语训学校的老师来新奥举办特教专题讲座,校长孟庆花和老师们通过真实案例分享特殊儿童成长故事与教育经验,解码刻板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



  当普通观众眼中的"怪异举止"被专业视角重新诠释——那些反复的摇手动作可能是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某些仪式化的行为模式实则是建立安全感的特殊途径,看似机械的重复动作往往承载着与外界沟通的深层诉求,这一堂课颠覆了很多志愿者对于特教的认知,也为赋能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此次公益行作为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 20 周年预热活动的开篇,其意义远超提升硬件的物资捐赠范畴,是爱心与专业携手共进的实践典范。展望未来,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将围绕“七色花”志愿者服务品牌,通过持续开展“专业赋能”活动,使志愿者在躬身实践中实现自我升华,点点星光凝聚成照亮特殊教育事业前路的璀璨星河,促使更多人认识到特殊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来源:聊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