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一键重启“暖水壶”的造物者孔洪强
林致羽:孔总好!首先恭喜学古团队从米兰设计周载誉归来。作为代表中国文化出海的设计品牌,您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可以与读者分享?
孔洪强:设计虽说是无国界的,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文化壁垒。这次在米兰设计周上有个现象让我感触颇深——整个展馆里看不到中国设计品牌的身影。这让我不禁思考:拥有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中国,如何在当代设计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另一个触动是看到欧洲家居品牌几十年前的经典设计至今仍在商场热销,这种跨越长周期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深思:中国设计能否创造出同样具备持久价值的作品,真正在国际舞台有一席之地。
当然,这次学古获得米兰设计周中国周"最佳创意设计品牌奖"给了我们信心。这虽然只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一小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越来越多兼具东方智慧与现代审美的中国设计被世界看见和认可。
林致羽:您认为未来能否通过传家壶的便捷特性,以更简单的品饮方式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孔洪强:以我们在米兰合作的案例来看,当地一家米其林餐厅的经销商反馈显示,欧洲饮茶群体正在持续增长。他们对中国茶的仪式感充满兴趣,但传统冲泡方式与快节奏生活存在适配难题。传家壶的设计恰好找到了文化表达与实用价值的平衡点——既通过器物质感延续茶道仪式感,又通过简化流程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这种"新中式茶器"兼具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性,正是海外市场需要的文化载体。
目前传家壶已出口至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被多个国家的中国领事馆选作外事接待的茶具。这种市场表现印证了其跨文化传播的潜力——它既能在国内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也获得了国际高端消费场景的认可。我们有信心通过持续优化用户体验,让世界通过这只茶壶重新认识中国茶的当代价值。
林致羽:学古以传家壶为代表,是中国文化、艺术审美和精湛工艺、大师手工结合的天花板呈现。对此,有人说是传承有人说是作秀,您怎么看呢?
孔洪强:中国器物发展经历了清晰的进化脉络。一开始,我们追求"有用"的实用价值;当物质逐渐丰富,开始讲究"好用"的功能体验;如今进入物质过剩时代,必须创造具有文化附加值的"无用之用"。传家壶正是通过活化非遗工艺、注入大师匠心和重构文化符号,完成了从实用器具到文化载体的质变。这种融合了传统基因与现代设计的创新,本质是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达,而非流于表面的商业包装。
林致羽:在普遍认为消费降级的市场环境下,传家壶如何实现年销十万把的逆势增长?
孔洪强: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消费升级与降级始终并存。当下市场的真正痛点,是工业化量产导致的产品速生速朽。传家壶的成功恰恰印证了"慢即是快"的商业逻辑——我们花费五年时间打磨产品架构:从馆藏几百件老暖水瓶中提炼设计视觉锤,将传统手工艺表达技艺数字化重构,结合现代工艺实现“科艺融合”。这种基于文化深度与产品厚度的创新,本质上是在创造穿越周期的价值。当产品成为文化容器,自然能突破短期市场波动,获得持久生命力。
林致羽:作为粉丝代表请教您,学古的下一款产品将通过什么形式实现破圈?
孔洪强:我们即将推出"小学古过家家"系列茶文化玩具,以童年游戏为载体构建文化记忆。这套产品通过模拟茶事场景的过家家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建立对中国茶的认知,践行"现在的一切是未来的童年"理念。品牌标识采用儿童拉钩约定的手势图案,配合"谁不来谁小狗"的童趣口号,既是实体玩具也是全球文化活动,从本土出发构建代际文化传承。
林致羽:这个创意瞬间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谁不来谁小狗"的誓约式口号既童真又有传播力。看来这不仅是为儿童设计的玩具,更是为成年人准备的时光机,市场反响值得期待。
孔洪强:这正是我们推动茶文化国际化的新思路。通过"小学古过家家,少年茶人走全球"计划,让饮茶习惯以童年游戏的形式深植新一代的生活记忆。当这些孩子成长为国际公民时,中国茶文化自然成为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文化母语。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从产品到活动、从体验到传播的完整文化输出体系。
林致羽:感谢孔总的深度分享。学古以设计为语言,以品质为根基,用当代叙事激活传统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商业逻辑的成功实践令人钦佩。期待见证学古在全球市场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