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不是赌局,是战略布局。你的分数只是横轴,人生志向才是纵轴。”衡水名校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资深高考志愿规划师、青年公益志愿践行者李延洪,在他的第30场专题公益讲座上这样说道。7年来,李延洪和他的团队走进学校、社区、商场,为万余学子校准未来择业的航向。
2018年,李延洪朋友的孩子因误报专业面临退学复读,这件事激发了他从事高考志愿规划的决心。李延洪说,填志愿时,家长只盯着985、211,却从不问孩子喜不喜欢。一纸志愿填报书,万千学子人生路,不得草率从事!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函数曲线,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最佳拟合路径。没有规划的学路是流浪,有规划的学程靠导航。”对于高考志愿规划,李延洪一直保持特有的专业严谨。他的执教哲学,就是将学生学科优势、兴趣爱好和职业趋势置于三维坐标系,再结合700多所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生成每一位高考生的个性化志愿方案。
李延洪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位资深的公益人。2017年,他创办“衡水蓝丝带青年志愿者协会”,带领青年志愿者一直奔走在公益第一线。一次公益课上,一名高一学生接受了“采访三位不同职业者”的特殊作业。这个孩子在采访环卫工人后,坚决要报考环境工程专业。李延洪欣慰地说:“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觉醒!”
“为特殊群体免费服务,是教育公平也是公益人的本分。”李延洪的档案库里存储着众多鲜活的个性案例:2019年,结合绘画天赋,为烈士遗孤王同学锁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21年,为单亲家庭的农村考生张同学设计“公费师范生+特岗教师”双保险路径;今年初,帮肢体残疾考生量身定制“会计+法学”双学位方案……截至目前,李延洪和他的团队累计为97名烈军属子女、112名贫困家庭学子免除服务费用。
李延洪团队创立了专业的学子档案数据库+任务追踪完成+服务后反馈系统,AI也被应用到填报系统中,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李老师,按照您说的‘学科优势+兴趣爱好+职业趋势’,我们和孩子商量好了,填报新能源材料专业。”每次收到家长发来的消息,李延洪便在他的日程表里划掉一个名字,然后添加上新的预约咨询者。
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让年轻学子找到自己“明确+正确”的航标,为此,李延洪和他的团队一直奋进在征途上。
王亚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