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灿烂,衡水湖畔鸟啼鹤舞,好戏连台。


数万只候鸟迁徙而至拉开飞鸟连天的“鸟浪”生态美景帷幕,热血和欢乐满满的冰雪体验活动正热闹喧腾,2025年衡水湖新年灯会携动感光影秀和巡游演艺点亮黑夜……


1月,严寒至、春意生,圆梦“5A”的衡水湖景区全新亮相——占地26.4平方公里,以一湖为核心,以道路有机串联衡水湖生态科普体验区、冀州古城历史文化区、闾里古镇研学区、鸭鸭乐园游乐区四大板块,迎接着渐次涌入的人潮。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熟知衡水湖的丰富鸟类资源和旖旎自然风光,却不见其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创新发展意识的闪光。衡水首个“5A”的出现,让这片“京津冀最美湿地”强势出场,被重新认识。




无“生态”不“5A”


“呀,湖边这么多孩子呀?”


“哦,那是孩子们的研学课程,观鸟,亲近大自然。几乎每周都有……”


从这段来自游客与景区导游的交流,可以窥见衡水湖景区在旅游与生态关系处理上的一贯宗旨——生态优先。


生态,是衡水湖景区的最重要基底。


为更好保护衡水湖而专门出台的《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衡水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对景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禁止实施可能对鸟类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造成危害的行为,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同时,对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的行为进行了相对集中规定。”


旅游景区与生态保护的相得益彰,更多工作在背后:


坚持统筹保护与开发,实施了衡水湖综合服务区、冀州古城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以近自然生态理念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与修复,打造了科普体验、历史文化、游乐等环湖片区和核心景点。


构建绿色景区交通格局,20年来坚持使用清洁能源,一次性完成399艘船只的整合重组工作,开通市区至景区公交车、环湖铛铛车,构建绿色慢行道系统,为景区出行提供了安全绿色的路网保障。


打造“观鸟+旅游”品牌,建成“云上观鸟”系统,发布河北省首份观鸟地图,开发四季观鸟研学课程,推出3条观鸟线路,完成青头潜鸭人工饲养及野化场所改造,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并以青头潜鸭为原型,打造IP形象。


优化提升延伸景区架构,利用“双金赛事”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道实现四大板块的有机串联,并立足绿色生态资源基底对其功能进行精准定位,形成拥湖发展格局,同时对原有景区景点进行高度整合和系统化提升,景区面积拓展至26.4平方公里,促使景区框架的进一步延伸和旅游消费空间、体验场景的进一步优化。



无“融合”不“5A”


四季轮转,岁末狂欢。


焕新升咖的衡水湖景区打出融合卡呼朋唤友——


观鸟基地樱花岛,让你近距离观赏各种珍稀鸟类,体验与鸟共舞的奇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收获自然与心灵双重震撼;闾里古镇同观殿,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丰厚、演艺活动多样,让你收获一份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舞共醉的独特文化体验;地道的景区衡水美食,用鲜美的湖鱼、香醇的衡水老白干以及各种衡水特色小吃唤醒舌尖味蕾,让你在品尝美食中倾听衡水的故事;传统文化研学,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研学课程中学古礼、习六艺,体验朝阙、拜师等各式礼仪,尝试古法造纸、活字印刷等传统工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冰雪、水上、低空等各种户外运动体验产品。


“去年,景区在守好、用好衡水湖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突出‘节、赛、演、研、展’五大主题,丰富主题体验产品体系,推出百场活动,打造一批爆款,持续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衡水滨湖新区文旅体中心李会龙说,这个冬季的每个节假日都热闹非凡,除了游园、观鸟、赏景,景区内还相继举办了灯光秀、冰雪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园事活动,各类文化展览、民俗表演及音乐会也轮番上演。


为了让市民游客常游常新,景区加快文化、旅游、研学、体育等领域的融合,持续推出新玩法新体验。


“+文化”,举办春节花灯节、元宵礼孝文化节、清明樱花节、五一湖岸音乐节、端午古风巡游节、金秋开渔文化节等55场节庆活动。


“+赛事”,释放“双金”衡马品牌影响力,策划衡水湖观鸟赛、龙舟赛、湖BA、马术比赛、篮球联赛等20场主题赛事,300多场单场比赛。


“+研学”,扎实推进研学旅游,增加10种大众化研学体验产品,情景化、故事化、沉浸式打造了万鸟迎春过大年、研学馆里过大年等优质研学产品,促进研学、教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体育”,结合中国航协衡水航空飞行营地、名扬国际马术俱乐部等,推出户外运动、低空运动、水上运动、时尚运动等,促进“体育+教育+健康+消费”的多元融合。


衡水湖景区,扬名于湖,不止于湖。




无“创新”不“5A”


“看”山海变化,“听”书声琅琅,“闻”美酒飘香,“触”历史人物……


2024年,《大美衡水 湖韵千年》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舞台剧,大大激发了游客的兴趣和参与度,有效激发了夜间旅游消费新活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30%。衡水湖景区利用现代技术打造、将舞台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的这“一台好戏”,充分彰显了科技赋能的实力。


科技创新,是衡水湖景区不断前行的法宝。


科技赋能,不断优化着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全方位展示景区生态文化特色和人文关怀,开发了“一目了然、一扫便知、颜值有料、灵魂有趣”的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让游客在AR解说、互动体验中构筑与自然的情感链接,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科普宣教、阐述自然。


充分利用智慧景区建设了生态云游、智慧研学、数字研学AR文创产品体系,在载体和体验方式上大胆创新,让绿色旅游的体验感更强。


智慧旅游系统、票务与预约系统、无人值守智慧停车场系统、信息发布与查询系统等的开发应用,为景区管理、服务实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给予游客更舒适游玩体验。


……


创新理念,着力构建沉浸式、参与感、互动性、娱乐化、年轻态的新旅游模式。


创新打造“春夏秋冬”四季文章,着力实现风景和游玩项目的“年年有主题、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活动、天天有精彩”,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全力做足“水”文章,围绕湖区规划成规模的民宿群和露营地,着力打造“白天赏水、晚上露营、三五好友撸串喝酒听鸟啼”的休闲场景,成为游客远离喧嚣、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打卡美好的新地标。


……


“新”变化目不暇接,全方位展现景区文旅产业的多元魅力与创新活力。


衡水湖景区董事长肖楠表示,将继续引入更多先进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景区的国际化发展。


舒适、舒服、舒心!


今天的衡水湖,40公里的环湖慢行系统,全域景点有机串联,让您悠闲漫步,尽赏湖畔美景;全包围、智慧化的信息服务,让您能轻松规划行程,享受便捷的旅游体验;配置有多种水陆特色交通工具,让您无缝换乘,游玩顺畅又省力。


更完善的硬件设施、更舒适的游玩体验,还有重新焕发光彩的深厚人文底蕴。冀州古城的历史文化、闾里古镇的研学氛围、鸭鸭乐园的欢乐时光,无一不在细微处折射着历史、生态、人文的光华并共同构成了衡水湖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静候着每一位新朋旧友的到来。


摄影: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