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把这里平一平,建成大棚,既能提升咱们村的村集体收入,还能改善环境。”


“这个提议好,大家伙都没意见吧?”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咱说干就干!”



2月24日下午,在枣强县唐林镇大卜罗村村南的一片坑洼地迎来了自己“觉醒”的春天。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带着村里的村民代表们商量着这块地的日后改造计划。


这片坑洼地,由于缺乏规划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村里的“痛点”。它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制约了周边大棚的扩展,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李伟的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支持,愿意共同努力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


李伟站在这片坑洼地前面,和大家说着要改变这块地的规划和决心。“咱们还是和之前的坑洼地改造一样,继续种植各种特色果蔬,发展大棚经济,把这片闲置土地有效利用起来!”



一边说,李伟带着记者便来到了旁边的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甘蓝菜映入眼帘,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些大棚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品质。“我们种了35亩的甘蓝菜,这是从饶阳县引进来的品种,口感更好吃,也能卖个好价钱。”李伟看着棚内的菜苗充满希望地说道。



不仅有甘蓝菜,还有20多亩菠菜、10多亩香菜和茴香、10亩中草药黄芩。大卜罗村在不断试验着,在唐林镇政府的帮助下不断发展大棚经济,在去年还注册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波罗鲜儿。



如今,大卜罗村的大棚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从最初的一片片坑洼地到如今的一栋栋冷棚,这片土地见证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据统计,2024年大卜罗村村集体已经有65亩大棚,预计今年还能通过改造增加25亩。这些大棚不仅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带动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日后我们将继续发展大棚经济,探索更多适合自己实际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用实际行动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李伟信心满怀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