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秋生介绍,2025年,我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力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服务保障,全力以赴稳住工业经济“压舱石”,全面巩固和增强全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据介绍,去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优质企业培育、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重点打造了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1家,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国家级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多项工作实现“零”的突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6,技改投资增速全省第5,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个,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类示范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该局将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从多个维度全面布局,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搭建“衡水益链驿站”,链动产业发展新生态。开发“衡水益链驿站”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本市重点产业链,精心打造四大功能站点。“政策广播站”及时推送最新政策信息,确保企业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动态,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诉求叫应站”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供需联通站”精准对接企业间的供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能;“要素加油站”整合创新资源、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这一服务链,串联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计划全年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助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升级。
依托“12345+衡企通”,实现助企服务一对一。秉持“一号受理、互联互通、方便群众、服务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挥“12345+衡企通”平台作用,全方位响应企业的咨询、投诉、举报等多元需求。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协同办理,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企业的每一项诉求都能快速响应、精准定位、扎实解决,形成高效的助企服务闭环。
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内生新活力。持续开展“衡水企业家日”等一系列务实活动,每年的7月21日组织召开“衡水企业家日”大会,精心筛选并隆重表扬一批在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通过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发广大企业家的创新活力,支持企业家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企业家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员工福利等社会责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为衡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推进“衡信·助企1+N”,实现精准服务全覆盖。以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基本,在全市范围内探索推行“衡信”助企“1+N”工作机制,以“衡信(衡水工信)”为品牌,以“1+N”为模式(“1”为“问诊”、“N”为“服务包”),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问诊企业诉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包,实现对企业的精准帮扶和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问诊+政策、问诊+联动、问诊+培育、问诊+指导、问诊+融资、问诊+创新、问诊+培训、问诊+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