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抗日英雄李国臣

李洪波

    你叫李国臣,你大哥叫李国忠,你还有个弟弟叫李国兴。给你们起名字的长辈还真有些家国情怀呢,你这名字起得好啊,你用自己的生命证实了你是国家的忠臣。

  1917年,你出生在武强。咱爷孙俩相差四十六岁,如果没有战争,咱们是有缘相见的,假如你能活八十岁,我也就三十四岁了。

  你的相貌在我的脑海中是模糊的。根据你兄弟和你侄子、侄女的长相判断,你应该是中等身材,长方脸,白净。你大哥李国忠和你弟弟李国兴健在的时候,我每年都给他们拜年,但很遗憾,从来没有提到过你。你大哥活了九十五岁,年轻时走南闯北靠打锡壶焊洋铁的手艺养家糊口,七十多岁的时候还骑自行车走一百多里路看女儿。你弟弟李国兴小学毕业,年轻时在天津、东北、山西等地当学徒、当工人、当副经理、当会计,后来回村也当过小队会计、大队会计。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他在咱村的十字街,和他的一群同龄人聊天,讲三国水浒西游,那眼神很自信、很智慧,我一直认为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我和你的一个侄子李志伟是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他和我说起过你,但印象不深了,只知道你是革命烈士。根据你家人的情况判断,你是有文化的人,聪明,心灵手巧,遇事有办法。

  你刚结婚时间不久就牺牲了。要不现在也一大家子人了。

  咱爷孙俩的缘分不断增加,细想起来也是必然。民族独立了,天安门广场上就有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战争胜利了,咱们这个堡垒村,不管是出去参战的,还是每家每户,更因为有你们这二十九位烈士,都很自豪。在我家老宅基地上建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就成了必然。有了这座纪念馆,我们就想了解你们,走近你们,关注搜寻抗战史料也就成了必然。那天我在旧书摊偶然发现你的老上级田振东写的抗战回忆资料也就成了必然。当历史的碎片多到一定程度,我发现你们一个个都活了,都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有血有肉、有爱恨情仇、有欢笑有眼泪的人啊。

  查阅咱们武强县的抗战史资料,常能见到你的名字,有时写的是李国臣,有时写的是李麻子,料想你小时候看来长过天花才多了这么个名字。我知道,你虽然脸上有一点麻子,但依然很英俊。透过这些历史资料,我好像对你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

  史料记载你是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你怎样走上的革命道路史料没有具体记载。“七七事变”后亡国的危险让人透不过气来。为了壮大抗日力量,1938年到1939年间,在我家办起了夜校,我爷爷当时是咱们县早期党员,二区区委书记,是夜校的主要教员之一。夜校教人们识字,教抗日歌曲,也讲抗日的道理。夜校的学员大多是咱们村子里的年轻人。你那时二十一二岁,应该是学员,那时咱们村勇跃参加抗战的人可多啦,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一百一十户人家的小村,八十多人出去参战,那是多么悲壮的场景啊,你们不愿意当亡国奴,更不愿让子孙后代当亡国奴。和敌人拼命,为民族争尊严,你们扛起了这份责任。

  1939年,咱们县成立了手枪队,也称锄奸团,后来也叫便衣警,也叫特务队。手枪队的历任队长里,有咱村李振海和你,当过队员的有咱村李子敬。队员每人一辆自行车,一支手枪,手枪上系着红绿绸子。主要任务是掏汉奸,打特务,教育伪联络员,打击各村的反动势力,保卫县委机关安全,还搞情报。有时也配合县大队及各区小队打击小股敌人,日本宪兵队、清乡队也惧怕你们三分。锄奸团自行车胎是敌工人员买的“皮耐斯”牌的。后来敌人每次出城,要先看路上有没有“皮耐斯”牌车胎印,然后再做定夺。你们有时故意到县城周边村的大道上转一圈,特务看到车印去报告,敌人吓得就不敢出来了。

  “五一扫荡”过后,反动势力嚣张起来,他们重新走到前台。或伪村长,或伪联络员,他们对敌人热情招待,对八路军的工作人员则态度冷淡,扬言要将我方人员捆起来送往据点。为了扭转局面,县里成立了十多人组成的武装工作队。这十多个人,抗日老干部田振东写回忆资料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你们白天化装到各村活动查明情况,对应打击对象轻者当场教育,重者夜晚抓出来武装教育,明确告诉他们,不但要好好接待我方人员,还要严加保护,否则查明情况后果自负。还要求他们,应酬敌人必须通过农会,也就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应付敌人。你们的工作大长了基层党组织的志气。

  为了重振干部群众的抗日信心,田振东记得他组织公安局手枪队的几位同志火烧堤南村岗楼,让群众看到,八路军没有撤走。那熊熊大火使多少人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啊,在参与烧岗楼的几个人中,田振东又把你的名字写在了第一位。

    武强县党史资料记载,大约还是“五一扫荡”不久,县委决定,由手枪队到沧石路南打开局面。你们白天隐蔽,夜晚了解情况。几天后,掌握了几个叛徒、汉奸的罪状。你们填写好布告,一夜之间杀了五个。布告一贴,敌人震惊,吓坏了维持会人员。你们趁机大造声势,手枪队人虽不多,影响可真大呀,一通操作下来,局面真不一样了。

  你的老上级田振东,是咱县堤南村人。抗战时期长期负责社会和公安工作,他对你应该是最熟悉的。1982年,71岁的他撰写了3万余字的抗战资料。田振东是雇农出身,没有读过书,参加工作后才逐渐学习文化。他写这3万余字的资料,是克服了很大困难的。区区3万余字不可能把他抗战以来经历的事表述清楚,但我知道,他尽力了。《中国共产党武强县历史》里1927年至1945年,共记录文字149页,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概述。就说“五一扫荡”后的“小营会议”吧,全县多位县区干部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开会。书上记载:“当时在场的还有县委的几名通讯员、县大队和第二区小队战士30余人负责警戒和安全保卫。”保卫县委机关安全是你们的职责之一,这30余人中有你吗?

  即使资料不详实,我也能通过这些资料感受到,你们干了数不清的抗日大事。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能看到你们的身影。

  1943年你是怎么牺牲的,没有资料记载。县党史资料记载,你是牺牲在咱县马庄村。你的家人后来到那个村子打听过,说是你们突然被包围了,你们藏身的地道只有一个出口,你在地道口牺牲了。

  我知道,敌人对你是又恨又怕,恨不得马上抓到你。你们突然被敌人包围,说明有人走漏了消息。你很清楚这突发情况是怎么回事,你也知道敌人是冲着你来的。因此,你命令战友藏到地道的深处,然后自己去面对死亡。

  在街关英灵烈士亭,你的名字和我爷爷的名字刻在了同一块石碑上,你们名字的下方刻着相同的籍贯“林东村”,还有相同的四个字“中共党员”。面对死亡,你们的表现又是惊人的相似。《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文章,你们曾反复研读过。你们知道,抗日游击战没有绝对的安全,要会保存自己,也要敢于牺牲,要用最少的牺牲换取胜利,你们做到了。

  烈士亭的石碑上刻着你的职务是“手枪班长”,而你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写的是“晋察冀边区司令部警卫员”。没有其他资料说明这件事,估计是工作岗位变动不久,你就牺牲了。

  那天晚上我到你侄女家了解你的情况,骑自行车回来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你的故事。到了我家也不知道停下来,待回过神来,我笑了,因为仿佛你就在我身边。

  我看咱爷俩的缘分还长着呢,你的故事我们会永远讲下去,因为它会继续激励后人。你虽然只活了二十多岁,但你真正实现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