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景县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整合资源、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生态宜居,村容村貌焕新颜。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快建设1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升工程和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鼓励推广有利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改厕技术。统筹县乡村三级规划,将农村村内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向重点路段沿线、拟评选重点项目、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倾斜,提升农村道路建设水平。聚焦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部分乡村,实施农房改造、村内绿化、修建文化墙、增设路灯等工程,推动美丽乡村创建。今年以来,建设完成S281重点路段的示范村8个以及涵盖4个乡镇12个村的运河沿线和美乡村示范片区1个;申报省级美丽乡村36个,实现乡村“颜值”和“品质”双提升。


聚焦服务,文明实践沁人心。充分发挥全县8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阵地作用,创新打造“景言景语”文明实践项目;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主题公园、爱心驿站等村内公共空间,打造多功能、内涵丰富的综合乡村文化场所;组织“四季村晚”“遇见景州”“舞动新时代”等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双争”有我活动200场次,青春音乐会、书画展、摄影比赛、艺术作品展等文体活动130余场,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模式,建立基层治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合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五老人员、乡贤草根、志愿者开展政策解读、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志愿活动800余场次,服务人数达2万余人。


以文化人,文明新风沐乡村。成立48支由党员干部、道德模范、志愿者等组成的移风易俗党员劝导队,广泛开展“文明婚俗进万家”“零彩礼”“爱在景州”等主题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形成讲文明、改陋习的行为自觉。组织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和谐的良好风尚。聚焦百姓视角,邀请乡贤能人、民间艺术家编排移风易俗快板《接新郎》、小品《抢公爹》、舞蹈《走进新农村》等乡土作品20余个,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充分利用各村“爱心超市”,组织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积分”推动乡村“大文明”。


通讯员 郑蕊 时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