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箭的制作是冀人版《科学》3年级上册第6单元《制作水火箭》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科学原理是利用高压气体将火箭内的水高速喷出,获得强大的反推力,使火箭快速升空。从今年九月份起,冀州区第五小学的师生们在教材教具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可乐瓶(或雪碧瓶)、垃圾袋、细绳、塑料片、橡胶管、金属管、螺母、单向气阀等,设计出了更拟真的二级分离式水火箭。
学生制作水火箭时的场景(资料照片)
在社团成员的热情参与下,历经一个多月,水火箭终于在近期发射测试成功。从提出构想、结构设计、制作组装、调试发射……完整的实验流程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同时自制的水火箭发射本身又有极大的观赏性,成功发射水火箭让学生收获着巨大的喜悦,实现了在兴趣中学习到鲜活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首枚二级水火箭上水测试(资料照片)
成功的喜悦激发出同学们更加进取的心态。后来的实验中,学校水火箭社团又陆续对二级火箭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二级火箭包含的科学原理更多,从外观设计到发射流程都更接近真实火箭,起飞高度接近一百米高,观赏性非常好,还具备回收重复发射的条件,社团制作的第二代主力火箭目前已重复发射20余次仍完好使用。
老师指导学生利用3D打印机打印零部件(资料照片)
校园内掀起航天热潮(资料照片)
水火箭社团在学校内开展了多次发射活动,正是在一次次发射失败后的热烈讨论中、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科学实践能力迅速提升,大家在感受发射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迅速在学校内掀起了一股航天热潮。
赵益彬 图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