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枣强镇全面落实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一批独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实德天(北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消毒液罐装生产线。 张宁宁 摄
位于中创基地南区的中实德天(北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医用耗材的战略性新兴企业,目前已实现枣强“智造”,北京及全国销售的良性循环发展。
“我们这条消毒液罐装生产线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生产设备,已经实现了消毒液的批量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山西等各大医疗机构。”中实德天(北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朝奎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计划上高新尖的医用耗材生产设备,做大做强,占领市场,引领市场。
枣强镇工作人员在中实德天(北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参观消毒水生产线。 张宁宁 摄
这是枣强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也作出了“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安排部署,枣强镇积极行动,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立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瞄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引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育能。
同时,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中加快自身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瞄准前沿领域新赛道,积极发挥产业优势,想方设法引进产业类和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子公司,推动产业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通讯员 贾献义 丁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