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三朗镇北岭踪村内坑塘治理为和美乡村亲水休闲生态湖泊。


十一假期期间,在位于故城县郑口镇甘泉村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一场以“秋游河北悦山河”为主题的文化汇演活动火热进行,吸引了众多游客,也迎来了一波新的旅游热潮。


故城县郑口镇后响沟村村民在村内小游园休闲。


甘泉村是故城县的城郊村,南依京杭大运河,西邻县城主城区,曾是运河名埠—郑家渡口所在地。近年来,该村坚持“文化赋能,振兴乡村”理念,创新“集体参股+国企运营”建设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整合房屋、建设用地等集体资产,经核资认定做成资产包,与县文旅集团共同打造集运河文化展示、综合服务、旅游观光、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高标准打造卫阳楼、山西会馆、票号、当铺、 邮局等特色建筑,还原古街院、古渡口,再现昔日“小天津卫”繁华盛景。街区规划特色业态78家,满足“吃、住、行、游、娱、购”全方位需求,收益按出资比例分配,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在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游客们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巷,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年代。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新奇玩具、香味扑鼻的各色小吃、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大家穿梭于各个摊位中,品尝色香味俱佳的小吃、挑选物美价廉的特色商品,尽情享受惬意的假期生活。


故城县故城镇小屯村让人心醉的绿色生态农家园。


“这是我第一次来故城,这里有吃的、有玩的,特别是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很有古城韵味。”外地游客张一曼说,回去后她会与家人分享故城之行,并约定今年有机会带全家一起来故城看看,游历史文化街区,品地方特色美食。


故城县辛庄乡孟务村儿童在干净整洁的街道玩耍。


夜幕降临,夜游古街。五彩缤纷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夜幕下古街建筑轮廓,彰显了大运河历史文化街的历史底蕴。“火树银花”的打铁花表演、可爱呆萌的人偶互动、激情澎湃的运河架鼓、精彩绝伦的变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让广大游客沉浸式体验浓郁醇厚的民俗风情。


大运河畔,故城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官寨架鼓表演,锣鼓喧天,展现出人们对金秋丰收的喜悦和对红红火火生活的期盼。


今年以来,甘泉村还深入挖掘时令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每月一主题举办了“新春大集”、“元宵花灯会”、“中秋音乐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共接待游客330万人次,拉动消费1.2亿元。成立文旅合作社、劳务合作社,通过创业指导、综合服务、信贷融资、法律援助等方式,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群众利用闲置住房发展特色民宿、咖啡馆、小酒馆、文创馆等消费业态,或就近就业参与经营,带动群众年增收80多万元。


故城县三朗镇西牟村创办了乡村直播间,现成为经济增收宝地。


村美景美人美,宜居宜业宜游,如今的甘泉村借着乡村旅游业的东风,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带动了村集体增收,也让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通讯员:李洪儒

摄影: 韩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