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壶茶、一本书,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独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有句话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已经退休在家的我仿佛不再属于“求上进”的范畴了,而正是因为“先读书”让我从一个农村的“柴禾妞”成长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感觉在这几十年里,读书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如今的智能时代,要想安安静静地读书,确实是一种考验。网上那些喜欢的小视频;朋友圈、微信群里那些不时冒出的商场打折信息,时时轰炸着想安静的心;女人都爱逛街探店,美食美妆的诱惑就像有只小手扯心挠肝;同伴们呼朋唤友聚餐旅游,晒出的美照,也令爱臭美的我心痒难耐。摸一摸静音的手机,当眼睛落到自己钟爱的书本上时,即将飞出去的心,最终还是安稳了下来。
坐在温暖的阳台,泡一壶幽香的茉莉花茶,翻开毕淑敏的散文集,一行行优美的文句伴着茶香浸润着随美文波动的心。当看到《淑女书女》这篇时,不禁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她写道“书对于女人的效力,不像睡眠,也不像美容食品,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三个月之内也是看不出来的。书就像微波,从内向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读书的女人,更善于倾听,更勇于决断,更充满自信”。读到这里,我慢慢端起茶杯,品一口香茶,久远的记忆又浮上心头。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家庭。那时的农村很穷,从记事开始,父母和哥哥姐姐们都是早出晚归去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一年到头分不了几十块钱,口粮也是经常靠国家的救济,勉强能够吃饱。
记得有一年夏天,上四年级的我放学后写完作业,帮着母亲烧火做饭,左手拉风箱,右手填干树枝,不小心手被树枝划破了。母亲看着我滴血的小手心疼地说:“妮儿,你不是干粗活的手啊,细皮嫩肉的,你是念书人的手,好好念书,上个好学校,有了文化也去上班吃食堂,不用在村里天天下地干农活,回家还得烟熏火燎地烧柴做饭,你看公社里那些吃商品粮的人,太阳老高呢就下班,下了班就进食堂吃饭,不用风吹日晒,到月头就能领钱,多好啊!”听着娘羡慕的话语,看着娘流露出的期盼的神情,我默默下着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也让别人羡慕我一把。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高中读了一年,还是辍学了。虽然不能去上学了,但我没有中断读书。我把表哥高中毕业搬回来的书,统统借了回来。在干完一天的农活后,晚上就认真地学习。还借来了好多“闲书”《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平原游击队》等。不论去谁家串门,只要看到有书就借回来。在田间地头干活的间隙,在看着羊群吃草的时候,哪怕是只能读几页,都要带上一本书。冬天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土坯房里,手掀书本都会冻得生疼,捂着厚厚的棉被,在膝盖上垫着书夹子写笔记做试题,也从没感觉到苦。当时就一个心思:我要走出庄稼地,不能像父母一样,岁岁年年土里刨食,累死累活勉强填饱肚子。
姑父是本村的党支部书记,有时候会往家拿回几张报纸,用来包东西。一次去大姑家,偶然看见报纸上一则征文启事,大概内容是,为了繁荣我县的文学创作,现面向全县征集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报送地址,县文化馆创作组。我的心动了,想想平时村里爷爷奶奶大叔大婶们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传说,何不写写试试呢!于是,在昏黄的灯泡下,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是我天天在想你》,讲述了一个农村单身中年大叔,为了追求一位寡妇大嫂,在借给大嫂擦汗的毛巾上撒胡椒面。因为,鼻子闻到胡椒面就会打喷嚏,村民们都说打喷嚏就是有人想了。大嫂一打喷嚏就说:“这是谁又想我了?”此时单身大叔就半开玩笑说:“是我想你了呗。”在一来二往的说笑中,经过别人从中撮合,俩人还真的成了一家人。
写完后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三十多里坑坑洼洼的土道也没觉得累,一路打听去了文化馆,找到创作组,恭恭敬敬交给一位姓王的老师,王老师接过放在办公桌一摞厚厚的稿件上,说要等征稿日期结束统一审阅,从中评选出优质作品编辑成书,让我回家等候消息。
就在等待的那些天里,心里辗转反侧,自己不认识人家创作组的人,又是第一次写文章,能采用吗?不论干活,还是吃饭,甚至是梦里都会说梦话:我写的行不行啊!在心神不定中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在县图书馆上班的邻居大哥,找到我说,县文化馆的王老师让他捎了一本书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牛皮纸袋,一本《武强民间文学》滑了出来,由于太激动,也忘了跟邻居大哥说声谢谢,赶紧找个没人的地方,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作品,文章在第几页。当翻到自己名字时,心怦怦跳着,读了一遍又一遍,竟然是原文一字未改。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哼着歌曲等到吃过晚饭收拾清了,我悄悄来到母亲跟前一脸得意地说:“娘,我写的文章,被选上发表了,就在这本书里。”娘停下手里的针线,脸上带着惊喜,眼里透着疑问:“真的假的?可别耽误我给你哥缝补裤子啊。”我迅速打开书本,指着其中一篇文章:“看看是不是你闺女我写的”。虽然娘只上过几个月的妇女识字班,但还是认识我的名字的。她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高兴地说:“妮儿,快给娘念念,写了什么新鲜事。明天我得出去显摆显摆,我闺女写的文章也印在书里喽。”我看了一眼兴奋不已的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读了起来。
娘一边听一边笑:“哎呀,我闺女写得真好,比戏匣子里(收音机)讲的那些故事都好听,看来娘没有说错,你就是个念书的料儿,看,都能写书啦,将来准能去吃商品粮坐办公室。”看着娘那喜悦的神情,我再次暗暗下定决心:我要读书,我要走出农村。
后来经过别人推荐,我去县城一所学校任代课老师,在代课的几年时间里,我通过自学,拿到了中专、大专、本科毕业证。在这期间又爱上了唱歌,通过参加各类文艺比赛,多次获得荣誉,被县某行政机关破格录取,成为了国家公务员。
我终于由一名“村姑”成为了娘嘴里那个“坐办公室吃食堂”的公家人。虽然娘没能看到我这一天就离我而去,可娘那句“你就是个念书的料”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生命的记忆里。
在壶中加水,看着上下翻滚的茶叶,更加感悟到人生如茶。那些浮于表面的茶叶,多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给点热度就漂浮了起来。而经过几次冲泡,悬于中间的叶子,就如经过岁月洗礼的中年,在生活的熔炉里游刃有余。而沉淀于杯底的茶叶,无论加几次水,稍微翻个身又立刻静止于杯底,它们就如老年人,除了死亡什么都经历过了,已经没了激情与冲动,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这份安宁。
香气飘渺,思绪又回到眼前的书中。读书,让我有了自信,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虽然,生活中的琐事时常会一地鸡毛,而一壶茶、一本书、一个人,静静地品味茶与书香,这样的岁月,才是人生最惬意的时光。
作者:刘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