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趁着秋收的“尾巴”,记者走进枣强县枣强镇孟家庄村,街道两旁枣树林立,郁郁葱葱,偶尔可见枣树上还挂着一簇簇红彤彤的枣儿,煞是喜人。


《史记·游侠列传》记载,枣强有“棘津城”之称,汉朝时期已成为盛产红枣的地方,故因枣木强盛而得名“枣强”。《枣强县志》记载,枣强红枣品种有20多个,其中马莲小枣为珍品。


“到咱村了解一下枣强的‘枣’历史。”听明来意后,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庆江请来了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庆振。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了枣树”


“我们村种枣树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经过一代代传承,每个人都对枣树有着特殊的情感。”说起枣,孟庆振有些激动,“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枣树,全村有1000多亩。在上世纪困难时期,我们村靠着枣,没有一个人因为饥荒饿肚子。”


与其他果树相比,枣树耐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对土壤适应性强。枣树还有“叶不争春、花不争艳、根不争地、冠不争天”的四不争品格。这种品格正是孟家庄村人不畏困难、积极生活的象征。



“咱村里的小枣为什么叫马莲小枣呢?”


孟庆振笑了,随即讲述了一个历史传说:“据说当时乾隆下江南,路过我们村,又饥又渴,随手摘了一把枣,觉得很好吃。因为枣的形状和马的脸比较像,就把这里的枣叫做了‘马脸’小枣。”随着时间推移,“马脸”小枣被人们改称为“马莲”小枣。


肉厚、核小、皮薄是马莲小枣的优势,而含糖量高更是它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据相关技术部门检测,马莲小枣的鲜果含糖量38.8%,干果含糖量68.76%。同时,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人体营养和药用佳品。


慢慢地,在镇党委的支持下,马莲小枣走出孟家庄村,走向了全省甚至全国。


1992年,在全省红枣鉴评会上被评为第一名;1997年,在河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果品称号;1998—2010年,相继荣获河北省名优农业产品称号和全国首届红枣交易会金奖;2006年,在第十四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被评为果王……马莲小枣打出了品牌和名气,成为枣强县特产。


几年前,来自新疆、沈阳等地的承包户慕名而来。孟庆振回忆:“他们带走树枝在当地嫁接试种,但最后枣的品相和甜度都不如我们村里的好。”孟家庄村特殊的土质等自然条件给了马莲小枣最“舒适”的生长条件。


“再甜,可就成糖了”


由于近年种植结构调整,孟家庄村现有村集体用地的300余亩枣树,都以承包的方式租给了农户,村里的70余户每家都承包了一部分。


66岁的村民孟庆卜从1983年就跟着县林业局技术员学习管理经验,到如今成为种植枣树的“老把式”,半辈子都在和枣树打交道。春天刮树皮、上农家肥;夏天剪枝、除草;秋天采摘、晾晒;冬天剪枝、卖枣……在孟庆卜眼中,种植枣树要不怕辛苦,因为一年四季都有活儿。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打一竿。要是你们早来几天,还能看见我们村打枣的壮观场景哩。”孟庆卜笑呵呵地说,自己承包了近10亩地种植马莲小枣,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好多人来现场采摘,一千多斤鲜枣大概卖了五六千块钱。“今年天气好,收成不错。两万多斤的鲜枣等晒干后能留下五六千斤的干枣。干枣根据级别不同,价格也不同,最好的一级枣能卖20多块钱一斤。平均下来一亩地能挣六七千块钱。”



“数百年的枣树,可以称作古树名木了,那有什么措施对它进行保护吗?”“当然有!”随后,孟庆江带记者来到村北的古树群。一棵棵虬曲苍劲的百年枣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生机勃勃,记录着枣强大地的“枣”故事。



出于对枣树的保护,今年3月,县林业局在孟家庄村完成了古树名木挂牌工作。“其中包括5棵400年的枣树和20棵200年的枣树。”孟庆江随手摘下几颗树上的马莲小枣递给记者:“给你们尝尝400年枣树结的枣甜不甜。”


“真不错,那这枣在品质上还能有什么方法实现提升吗?”


“这枣再甜,可就成糖了!该齁嗓子了!”孟庆江的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建合作社,带领大伙‘枣’致富”


自2017年孟庆江从孟庆振手中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后,他就一直为将马莲小枣打造成精品而奔走。


“只要我去外地,一定先去超市买当地的枣吃,比较来比较去,还是我们村的枣最好吃!哈哈……”孟庆江打趣道。



孟庆江还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跑办各种手续。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雏形初显。“我们计划今年年底成立合作社,收回村集体用地,提高马莲小枣种植面积,带领大伙增收致富。”


“那村民对于合作社的意向如何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孟庆江显得格外轻松。“这个不用担心,我们村的‘根’就是枣。如果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在提高村民收入、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基础上,他们都会全力支持,一起守住家的‘根’。”


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因此,村企合作也是孟庆江一直在谋划的一件事。


今年3月,孟庆江在一次基层干部培训中,与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建立了联系。“目前,我正在积极向他们‘推介’我们的小枣,希望后续能谈拢合作,让马莲小枣被更多人知道、看见、品尝。”


此外,孟庆江和村“两委”正在筹建采摘园,除了种植马莲小枣外,还种植冬枣等其他品种,以达到从7月到9月间都有可采摘的枣。


打品牌、出精品。孟庆江对小枣的发展信心十足,优化包装、申请商标、电商销售、探索深加工……一幅产业强、农民富的美好蓝图已经在孟家庄村绘就。


一颗马莲小枣,一份家乡情怀。对于孟家庄人来说,马莲小枣就是他们的“根”和“魂”。留“根”保“魂”,“枣”强“枣”富乐农家。


摄影:陈幸祉  李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