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十四五"期间日新月异、拔节生长。这座承载着国家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刘丽颖:


  一直听说,雄安新区是一座"未来之城"。经过几年的建设,它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探访的第一站就去找找雄安新区最繁华的地方。


  一项项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楼宇拔地而起。可以说,在雄安,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雄安新区启动区管委会副主任 罗爽:


  当前,雄安新区一共是有5127栋楼宇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也达到了5588万平方米。


  雄安的新,还在于创新。都说一座雄安,三座"城":地上一座,地下一座,还有"云上"一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刘丽颖:


  走在雄安新区的街道上,地面看不到密布的井盖,空中看不到交错的线缆,秘密就藏在地下:已建成的160公里地下管廊里,电力、燃气、给水等各种市政管线有序排列,各司其职。


  不论地下还是地上,现实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根管道,都会在网络"云上"形成一个数字孪生城市。


  新科技,让雄安越来越"聪明"。新产业,让雄安未来感十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刘丽颖:


  我现在来到了雄安科学园,在这里汇聚着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前沿科技成果。



  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 马扬飚:


  我们雄安是作为一个,大家都叫它"未来之城",那么除了我们建设方面是一个代表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它的产业也是代表未来。


  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成为雄安新区的两大任务。400多家央企分支机构、4000多家北京来源企业,在这里陆续扎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刘丽颖:


  走进这座"未来之城",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绿意盎然。听说这儿有句话叫"3公里进森林、300米进公园",让我们把视线拉到空中视角,如今,雄安新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74.1万亩。


  "先植绿、后建城",从一开始,绿色就是雄安新区的自带基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刘丽颖:


  我来到了雄安新区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白洋淀!在这里,坐坐船,赏赏荷花,感受微风拂面,整个人都放松了起来。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年来,白洋淀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治理,累计清淤疏浚土方2700余万立方米,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雄安,也是一座宜业宜居之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刘丽颖:


  生活,是一座城市绕不开的话题,如今的雄安新区流行着一种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15分钟生活圈"。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雄安的城市规划,无论是住宅、医疗、教育或是休闲,15分钟内就能解决日常所需。林荫停车场、直饮自来水、小型足球场等,便利就在转角,省时又贴心。



  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居民 张小丽:


  有好的医疗资源到我们家门口,看病非常方便,雄安非常有幸福感。



  雄安新区启动区管委会副主任 罗爽:


  作为一个雄安新人,见证着雄安新区日新月异、拔节生长的变化,也是作为一个亲身的建设者,参与到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服务工作。我十分期待,在"十五五"期间,在雄安新区,一定能够更加彰显它的智能、绿色和创新。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奋进的河北 我们的“十四五”丨雄安新区:“未来之城”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