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衡水市滏阳河市区段(干马桥-大庆路桥段)生态治理工程现场,建设热潮扑面而来。
堤顶路施工区机器轰鸣不绝,铣刨机逐层铣削旧路面,露出下方平整的新基层。工人们驾驶着清运车,将破碎废料快速运离现场,细致清扫路面残留杂物,有条不紊地为后续摊铺作业做准备。视线向外延伸,工程其他区域同样忙碌——新打造的集环卫、休憩、志愿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驿站已初见雏形,施工人员正手持工具,细致地粘贴外墙装饰材料,精心雕琢建筑外观。不远处的河岸边,工人们俯身撒下草籽,为河岸生态修复播下绿色希望。
值得关注的是,工程中极具海绵理念的节点工程已显露成效。走进已完成主体建设的雨水花园,错落的绿植搭配透水铺装,雨水渗透、净化的生态路径清晰可见,雨季可高效收纳雨水、缓解内涝,旱季能滋养周边植被、涵养水土。相隔不远的海绵科普园里,科普展板与生态设施配套成型,未来将成为市民直观了解海绵城市原理、感受生态魅力的“户外课堂”。
“目前,整个滏阳河市区段(干马桥-大庆路桥段)生态治理工程已完成八成工程量,雨水花园、海绵科普园、悦享平台、衡桥月夜等节点工程基本完工,现场只剩部分细节优化和设施调试工作。”滏阳河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宏宇指着施工图纸介绍,为了“让项目进度条刷新得更快一些”,国庆假期里,他们组织近百名工人主动放弃休假,扎根施工一线,以不间断作业推动项目每日更新、步步提速。“接下来我们会集中力量攻坚收尾,重点盯紧道路标线施划、驿站内部软装和河岸植被养护,确保11月底前全部竣工,让市民早日享受到治理成果。”宏宇语气坚定地说。
作为我市落实第三批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滏阳河市区段(干马桥-大庆路桥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全长5.6公里,聚焦“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双重目标,通过在河道蓝线内建设海绵城市设施对河道实施生态治理,进一步改善滏阳河市区段两岸景观环境和休闲品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雨水收集利用水平。主要涵盖河道沿线海绵设施建设、河道沿线道路建设,排水口改造及配套设施安装等内容。其中,海绵设施建设借助透水铺装、生态草沟、下凹绿地、人工湿地等,实现雨水的渗透与净化,有力控制面源污染;道路改造将解决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宽度较窄及交通指引、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对7个排水口进行改造;同时还将新建 11公里道路照明,为城区市民通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