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10月9日,衡水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发布农业气象专报,预计连续阴雨天气将持续到12日,建议农户密切关注天气,抢抓降雨间隙,优先用农机抢收成熟玉米,已收获玉米需及时转移至干燥场地,通过机械烘干、通风摊晾等方式降低水分,防止霉变。



专报显示,10月4日以来,全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至10月8日20时,全市平均降水量7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故城青罕99.3毫米,其次为故城西半屯97毫米,另有141站52.3—94.4毫米,4站28.1—44.7毫米。其中5—6日、8日降水较强,5—6日全市平均降水量49.2毫米,8日全市平均降水量15.7毫米。


据市气象台预报,降雨还将持续数日。9日阴有中到大雨,10日阴有小雨转中雨,11日阴有中雨,12日阴有小雨,13日多云转晴,14—15日晴间多云。


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量大,最新的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显示,除深州、武强外,大部农田土壤相对湿度超过90%,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连续降水造成田间湿度过大或农田渍涝,给农机作业带来不便,影响夏玉米收获和冬小麦播种进度。但降水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为冬小麦播种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有效缓解了地下水压采的压力。


针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的影响,农气部门建议,农户要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水间歇或结束后,对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调集履带式收割机尽快进地作业;对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已收获玉米要采取科学通风晾晒或机械化烘干;玉米收获后及时翻地晾墒,待墒情适宜再整地播种,力争冬小麦在适播期内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