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现象:花钱雇人来监督自己。这种服务的购买者,大多都是“拖延症患者”。


此前有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青年学生有拖延习惯。看来,饱受拖延症困扰的年轻人不在少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拖延症?又该如何摆脱拖延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某网络平台上有个“我们都有拖延症”小组,成员数量将近14万,许多人偷偷在网上搜罗各类“治疗”方案。无数畅销书也都将拖延症视为必须被治好的“病症”。


然而,拖延症或许根本就不是一种“病”,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


首先,拖延症的出现和流行,或许和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环境的发展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在工业时代,高度模式化、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少会和拖延症联系在一起,因为工作制度并不允许。


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拥有更大的弹性,劳动者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尤其是对脑力劳动者而言,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制定更多计划,相对应的,劳动的时间也会变得难以预计。就好像作家想要写出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只可能有一个粗略的计划,但无法十分精确地规定完成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拖延症——它是对新环境下劳动模式不断转变的生动反映,并不意味着,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比前人更懒惰、更颓废。莫要拖延的训诫古已有之,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污名化拖延症。


其次,我们也不妨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主动和拖延症达成和解。其实,年轻人痛恨的拖延症,大多数是在自律层面。


比如,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时间点完成任务,或者是拖到截止日期前才匆忙开始着手处理工作,最终结果是在最后期限之前勉强完成。或许,这一行为本身没有造成任何可观的损失和滞后,但确实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主观情绪,甚至会产生自责、愧疚等负面心理。


但或许一点点拖延也不全是坏事。因为高度程式化的工作并不见得有多少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作品也不能全部用是否符合计划来衡量优劣。


此外,我们格外担忧拖延症,或许也有积极的一面。越是完美主义,越是对自己期待和要求比较高的人,越是会重视拖延症。换言之,拖延症可能也是一种自我提醒和自我监督。


当然,不把拖延症视作洪水猛兽,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年轻人应该“拖延”。如果总是感觉做事提不起劲,或者凡事都轻易放弃,那么,这可能是比拖延症更严重的情况——“懒惰”和“消极”。


总之,既不用为拖延症感到过分的担忧和焦虑,又要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积极高效地安排好学习、工作和生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更从容高效的人。



作者:沪生      编辑:边建军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