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甜。”10月30日,咬下一口刚买回家的张家桥冬桃,石家庄市民马博感叹不已:尽管今年雨水大,但桃子还是脆甜多汁。



此时,距石家庄230余公里外的阜城县张家桥村,进入了冬桃采摘的收尾阶段。果园里,来自本村和周边的“工人”分工合作,筛选出粉嫩饱满的桃子,装箱发往北京新发地、石家庄北国超市、沧州盐百集团、衡水吉美超市等地。“全村种植了约1000亩冬桃,每亩可收入3万多元,带动本村及周边上万人就业。”张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勇说,他们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探索出生态种植、生物防治、优质高产的模式,让“绿色果”变身“致富果”。



深秋,张家桥村的7座沼气池里,近千吨牛粪正在发酵。不久,它们将变成沼渣和沼液施往千亩冬桃种植基地,为来年冬桃生长提供绿色“食粮”。


张家桥冬桃没有上过一粒化肥,其所需肥料全部来自于本村的另一项产业——“牛得草”养牛场。2018年,发展冬桃种植的第二年,得知牛粪肥力久、效果佳,带着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张家桥村再次立足实际大胆尝试,成立了“牛得草”养牛场,陆续购进西门塔尔母牛和育肥牛300多头。这些牛不但成为拓宽村民收入的另一项特色产业,其每天产生的9立方粪便,通过技术处理成有机肥后用在桃树地里,促进了桃树丰产提质。


张家桥村还依靠科技走好“桃”金路。在千亩冬桃种植基地,记者发现桃树周围铺设有水管。这是基地投入一百多万元建设的智能滴灌系统,实现了精准灌溉智能节水。此外,基地多次邀请北京和省市县的农林专家,从种植、施肥、剪枝、除草等各个管理环节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落实“行长”管理制,建立冬桃质量安全溯源机制,每一行桃树都责任到人、每一颗桃子都有出处;利用昆虫性迷向丝、杀虫灯、粘虫板、七星瓢虫、赤眼蜂等绿色防控科学技术,让病虫害“自动”远离。“目前,种植基地的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70%以上。”张勇表示,这让果品质量更为安全可靠,2020年10月,阜城县农业农村局技术部门抽检后发现,张家桥冬桃的农残抑制率5.01%,而市场上的冬桃农残抑制率为19.7%。



一颗好桃子,风味、“颜值”一个也不能少。


张家桥村具有种植冬桃的天然优势——紧临江江河,旱可浇、涝可排;全村沙壤土地,适宜桃树生长。再加上这里种植的桃树生长期一般长达180天,果实生长发育缓慢、充实,使得桃子甜度高、果肉厚、汁水足。据阜城县农业农村局抽检:张家桥冬桃的糖度为17.3度,比市场上的冬桃糖度高出6.3度。



桃子拆袋后,张家桥村还会在桃园内铺设反光膜促进桃果着色,桃子成熟后白里透红,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被越来越多的市场、超市预定,还搭上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将土地流转给冬桃种植基地,一亩地每年1000元租金;闲下来的农户到养牛场、桃园打工,每天可有上百元工资,4年里村民平均年收入翻了一番多。同发展喜人的特色产业一道,张家桥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村里修路、种树、安路灯,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甜蜜丰硕的成果,让张家桥人更有底气:今年,张家桥冬桃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了12个新品种,实现从6月到11月,月月有桃吃,风味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