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饶阳县五公镇沃地村北,有一树盛开的紫色木槿花,一处蓝白相间的碑楼,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墓,一位在抗日战争“史村惨案”中牺牲的女英雄长眠于此。


她是李一,饶阳县抗战时期牺牲的最年轻的妇女干部。


据饶阳县志《大事记》记载:1941年2月11日(旧历正月初六),驻饶阳日伪军同献县、武强、深县日伪军向邹村耿口一带合击扫荡,正在邹村开会的县区干部60多人转移到史村后被敌包围。突围中,六区妇救会主任李一受伤被俘,被敌人活活烧死。敌人还抓走几名干部群众,在河间杀害,制造了有名的“史村惨案”。


牺牲时,李一年仅20岁。


80年了,饶阳人民从来不曾忘记过她,将她的感人事迹口口相传!


家庭熏陶 毅然走上革命路


李一,原名李敬文,饶阳县北师钦村人,192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3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6岁,成了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15岁小学毕业,放弃求学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6岁,参加抗日;17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刷锅洗碗、喂猪喂鸡、拾柴打草,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朴实又能干,乡亲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她。”在李智等几个堂姐妹眼中,李一无疑是优秀的,“她从小就不怕吃苦,上学时因为认真总被老师表扬,参加革命后也是最活跃的那个……”


姐妹几个一起长大,一起求学,又一起在家人的感召下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无数热血青年积极投身抗战。李一的堂哥李文光,是饶阳县立师范的老师,更是一名1933年入党的革命干部。他经常在节假日,给李一堂姐妹几个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带领她们读进步书刊、唱抗日歌曲。李一的伯母董芝玲,是北师钦村第一任妇女主任,抗日积极分子。她也常给几个姑娘讲花木兰从军的故事,支持她们参加抗日工作。


在他们的影响下,李一学习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开始悄悄参加一些抗日宣传工作。她和堂姐们手挽手走上大街小巷,贴标语、演讲、演唱抗日歌曲,号召人们团结抗日、抵御侵略。母亲知道后,担心唯一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就哭闹、绝食加以阻止。一次又一次,李一耐心地向母亲讲述日军的暴行,讲述“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最终,母亲被她强烈的爱国情怀打动,默许了女儿参与抗日。


1938年,县委指示吸收一批积极分子入党,李一姐妹几个一起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磨砺成长 革命信念更坚定


虽然年轻,李一的能力却毋庸置疑。


1939年正月,日军占领饶阳县城,对饶阳人民开展了血腥屠杀,斗争形势变得异常残酷。也是这时候,李一被派到六区任妇救会主任,开展妇女抗日工作。


在如此环境下开展工作,对一个还不满20岁的女孩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且不说,陌生的村庄,封建意识浓厚的群众,要带领妇女冲出家门参加抗日工作更是阻力重重。没有路,就用双脚踏出一条路。每一天,李一都在走家串户。她和姑娘媳妇们促膝谈心,鼓励她们冲破封建束缚,投身革命;和顽固的老人交心,耐心解说抗日救国、妇女解放的道理。谁家有困难,李一都会主动帮忙,挑水、铡草等各种家务活是样样上手。经常是走进家门,看人家在做鞋,李一就拿起来给人家上一只,然后聊起来、讲开去。渐渐地,各家的姑娘媳妇们都和李一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六区的妇女工作也迅速开展起来。


区委书记范清涛非常重视培养李一,经常给她讲解抗日斗争形势,分析持久战理论,坚定抗日信心。在他的关心培养下,李一的工作水平迅速提高。她组织妇女参加识字班,训练妇女自卫队,坚壁清野,保卫青纱帐,做军鞋军装,动员青壮年参军上前线……很快,六区各村到处呈现“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的动人场面。不仅如此,她还带出了村妇女主任周文瑞等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


1940年,李一被评为优秀妇女代表,参加了在大尹村召开的表彰大会,有幸见到了吕正操司令员和白求恩大夫。这一次珍贵的见面,让她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抗日工作中去,进一步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此时,抗日形势日益严峻,母亲苦苦哀求李一跟随自己去东北亲戚家避难。李一嘴上答应,却在半夜悄悄离开,奔向抗日工作岗位。母亲无奈痛哭,独自上路,却不想这一走竟成永别。


突围受伤 用生命捍卫信仰


1941年正月初六,寒风凛冽,北史村街头燃起的一把火,成了饶阳县人民心头永久的痛。


这一天,深县、武强、饶阳、献县的日军及伪军汉奸两千多人,对饶阳六区一带发动了突然袭击。正在邹村开会的区县干部60人得到情报立即转移,刚到北史村就被敌人包围,范清涛、周文瑞、李一都在其中。


“本来,姐姐他们是有希望救下李一的,可她怕拖累战友拒绝了……”西张堡村的周建哲老人,是周文瑞的弟弟,曾无数次听姐姐讲述那天李一牺牲的经过。


枪声密集,范清涛、周文瑞和李一一路疾冲突围。突然,李一腿部中弹受伤,鲜血把棉裤都浸湿了。范清涛要背她一起走,李一却咬着牙推开他的手,命令周文瑞:“不要管我,你们快走!”拗不过李一,二人含泪离开。忍着腿部的剧痛,李一又顺着矮墙开了几枪,掩护战友们成功突围。子弹没有了,她抠开冻土,仔细掩埋了身上携带的文件,又艰难地继续往前爬。很快,汉奸发现了受伤的她。


李一被捕了。


李一被带到了北史村的街头,六区区委干部计文和等几位被捕的同志也在这里。在全村老百姓面前,惨绝人寰的屠杀开始了。日军司令官认为李一这个小姑娘更好突破,就当着她的面杀害了其他几位同志,又对她展开了严刑拷打。“八路军在哪里?粮食在哪里?”所有的问题,李一一概回答不知道。丧心病狂的敌人一次次用木棍打、用皮鞭抽,看李一始终不肯松口,敌人就用绳子把她的四肢牢牢绑在一辆马车上,扣上另外一辆马车,浇上汽油,恐吓不说就烧死她。她大义凛然:“共产党八路军遍地都是,你们是烧不尽、杀不完的!”恼羞成怒的敌人点燃了马车。熊熊烈火中,李一用尽全身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壮烈牺牲。日本司令官和刽子手都惊呆了,好半天杵在那里,他们被抗日女英雄的豪气吓丢了魂。


这不是故事,是事实。现场目击者、儿童团员赵淑贞哽咽着说:“李一姐姐人都烧糊了,根本看不出是谁,只有半截棉裤还清晰可见。”在场的群众愤怒了,大家牢牢记下这笔血债,以更坚定的信念投入抗日斗争。


英魂永在 浩气长存天地间


李一牺牲后,人们含泪将她安葬在饶阳县沃地村西,在坟墓周围栽满了桃树。


每年春天,桃花盛开,这就是传说中最早的“李一林”。


1941年3月8日,饶阳2000多名区县干部、儿童团员在邹村为李一召开追悼大会。范清涛书记含泪主持,八分区的战士们在会场周围架起机枪警戒。六区的妇女自卫队头戴白巾身穿黑衣,向牺牲的妇救会主任宣誓,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会场上,哭声一片。突然,不知谁带了个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为李一报仇!”人们都跟着喊起来,口号声惊天动地,追悼会变成了向日本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的誓师大会。


据饶阳县党史记载,李一是饶阳牺牲最早、最年轻的妇女干部。


李一之死,极大地凝聚了饶阳县军民团结抗日的力量,激发了饶阳人民不怕牺牲、战胜敌人的斗志。在饶阳抗战史上,是值得浓墨重彩记下的一笔!


抗战中,饶阳县妇救会曾被冀中军区评为“妇女先锋”,饶阳县被冀中区党委誉为“冀中抗日根据地模范县”。1945年5月,饶阳军民三打饶阳县城,日军伤亡惨重,饶阳县城回到了人民手中。饶阳,成为日军最早撤离的一个县。9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范清涛、周文瑞等抗日干部和许多周边群众自发来到李一墓前,把抗战胜利的消息告诉自己的战友和亲人,告慰英雄在天之灵。


李一的堂哥李文光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军功赫赫。他如亲儿子般悉心照顾着李一的母亲,直至老人去世。


李一的事迹,被衡水党史、饶阳县志及党史记载。


李一的精神,感天动地,激励后人。


李一,是衡水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缩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血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今天,李一烈士离开我们已经80年了。建党百年之际,追忆峥嵘岁月,饶阳人民从未忘记过她,这位党的好女儿,用生命谱写青春的年轻共产党员——她,在烈火中永生。


每逢清明节,无数群众自发到李一墓前祭奠。千百名中小学来为英雄扫墓,同学们献上洁白的菊花,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人民为先,祖国至上,好好学习,誓做栋梁,奋发有为,强国兴邦!”


青春换得山河美,碧血染将天地红。英烈史册千秋记,我辈更当展鹏程。


传承爱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这,正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不竭动力! 


通讯员 孙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