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大视野丨总书记驻足凝视的老照片,告诉你塞罕坝是一种什么精神



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资料图


这张照片显然有些年头了,已经泛黄。照片中的人还穿着深色制服,头上戴着软沿帽,上衣口袋插着钢笔。


镜头中8个人或蹲或立,自然而有序,所有人的眼睛都对准右前方蹲着的那个人手中侍弄的物事。


那是苗木。


是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正在研究造林技术问题。居中那个中年汉子,看上去领导模样的,正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


这应该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影像了。彼时的王尚海,四十岁出头,正值人生的壮年。1962年,当组织上决定组建塞罕坝林场时,他是承德地区专署的农业局长,接到担任林场党委书记的命令后,二话没说,举家上坝。


从照片中的人物背景看,树木还很稀疏,应该是林场组建不久时留下来的。


如今端详这张照片,不免感慨于他们的专注、投入、朝气蓬勃。人们的热情、奋斗、青春……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



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察看林木长势。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在林木参天的尚海纪念林中,总书记站在展板旁,深情凝视建场之初的这些老照片,为之动容。



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考察时,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在纪念林里,总书记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共话林场沧桑巨变,共谋林场未来发展。他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总书记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王尚海纪念林,是塞罕坝的一处胜景。这里,林木遮天蔽日,林下草花盛开,林中的LED显示屏上,实时标注着此间的空气指数,PM2.5,PM10,含氧量……都是让人放心、或者吃惊的数值。


这当然不算什么。你走在林间栈道,你的口鼻,你的脾肺,你的心情已经告诉你,塞罕坝究竟有多绿,塞罕坝究竟有多美。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你也会看到,林中的王尚海墓前,那一束束游人自发采集的鲜花,那是世人对第一代造林人由衷的献祭。



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却是关系着林场是不是要继续办下去的重大抉择。


 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上马,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与原有林场的242名职工,组成了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队伍,开启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然而,造林是科学,仅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建场头两年,造林成活率很低,加上生活艰苦,人们情绪一度很低落。



 王尚海穿上老皮袄,骑上黑鬃马,带着技术人员跑遍了塞罕坝的山山岭岭,仔细研究那些残存的落叶松。他和大家一起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睡在离漏风的草帘子门最近的地方。


 1964年春天,林场党委决定,集中机械、技术力量,搞一场马蹄坑大会战。



你看这张照片,“一拖”出品的东方红拖拉机在前掘进植苗,身穿青黑色臃肿棉衣棉裤、头戴狗皮帽子工人们在后面作业,烟尘滚滚,热气腾腾。


王尚海带着一个机组作业。植苗机在山地上开过,后面卷起厚厚的沙尘,裹着风雪,打在脸上、身上,喘气都很困难,王尚海一棵一棵地察看刚刚栽种的树苗,他和大伙一起,憋足了劲,一定要把树种活,一定要把林场办下去!



在等待结果的20个日夜里,焦虑与期待在人们心中轮番上演。


苍天不负有心人,此次栽种的516亩落叶松放叶率高达96.6%,大会战成功了!这也开创了中国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先河。人们憋闷了两年多的情绪得到了彻底释放,王尚海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



 塞罕坝地处清代之木兰围场,也曾林木茂盛,水草丰美,然自清末开围,经过近百年的垦伐,这里已经是一片荒原。


 这里风大、持续时间长,当地人笑称,塞罕坝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雪大,一旦大雪封山,这里就成了白茫茫一片,飞鸟且不得过……



在这样的荒原植树造林,注定要付出更多。


吃的是难以下咽的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住的是仓库、马架子、泥草房。


这还不算。



马架子就是在山坡上搭建的半地穴式窝棚,坝上高寒,地面风沙大,在地上搭建的窝棚很容易被风刮倒,只好先在地上挖出一处房屋大小的地基,然后再在上面搭建窝棚,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很少,地下烧土炕,土炕上垫上草,人在上面睡觉。每天早上起来,被子上落一层霜,眼睫毛上都是雪粒子。


当时的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有阴坡上有一片片不成林的白桦、云杉和山杨树,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没有树木。当时的林业部要求在20年左右把150万亩的土地全部绿化,其中要造林100万亩,这意味着,20年里每年要造林5万亩。


坝上造林的时间性很强,创业之初只能在每年五一前后造林,总共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每天要造林2000亩,分成10个作业组,每组10多个人每天造林200亩。

 


工人们两班倒,每天两个班,一周换一次,每个班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带着干粮上山。


植苗机上有两个人负责把树苗一棵一棵地过一遍泥浆,然后再放到植苗机上,让机器自动投放,后面有两个人用脚把树苗踩实。每台机械配两个机组,昼夜轮番作业,人歇机不歇。


长期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奋斗,第一代造林人的身体早早垮掉,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


1965年9月,大学生高瑞斌因饮水污染感染的肝炎去世,年仅24岁。他也是在塞罕坝第一位去世的大学生。


 在坝上,身为党委书记的王尚海,一家人生活得很困难。一位老战友上坝来看他,赶上他家吃午饭,除了一锅土豆煮白菜,仅有的两个黑莜面窝头,要紧着王尚海70多岁的老父亲吃。几个孩子也穿得破破烂烂,饿得面黄肌瘦。



那一年,王尚海的小儿子发高烧,因为大雪封山,缺医少药,孩子的病转成了小儿麻痹。知道孩子将落下终生残疾,他紧紧地抱着孩子,哭了很长时间。


尽管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塞罕坝人无怨无悔,在他们住的窝棚上,有这么一副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手冻手不在乎”,横批是“乐在其中”。



第一代造林人居住的窝棚,翻拍自塞罕坝展览馆。 长城网记者 赵娇莹 摄


王尚海更是发下铮铮誓言,林场还没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塞罕坝!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回忆起这段岁月,“六女上坝”的代表、退休职工陈彦娴无数次地表示,选择塞罕坝,她无怨无悔!



“我们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变成了快乐、骄傲和自豪。”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茫茫荒原,开始浸染着沁人心脾的浩荡绿意。


然而,困难似乎格外“垂青”塞罕坝人。刚刚长成一点模样的松树,很快又面临着灭顶之灾。


1977年,初具规模的塞罕坝林场遭遇了罕见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毁。



雨凇灾害,翻拍自塞罕坝展览馆。 长城网记者 赵娇莹 摄


那年10月28日,白天下了一天的雨,天气越来越冷。夜半时分,大家突然被外面爆竹般的响声惊醒,原来,雨落在树上,冻成了厚厚的冰溜子,越压越重,到了晚上,刚刚长成的小树再也不堪重负,纷纷折断,数十万株树木断裂的场景,如同地震一般,地动山摇。


这地震也发生在每一个塞罕坝人的心里。


快去看咱们的树!人们呼喊着冲出门跑到山上,用手托起被压弯的树枝,用木棍敲打树枝上的冰凌。


一切都无济于事,辛辛苦苦种了15年的林子,一夜之间,损失过半。面对着一片狼藉的松林,人们失声痛哭。


刚忍痛咬牙重新再来,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落叶松被旱死。



恶劣气候扛过了,雨凇之殇经历了,大旱也过去了。擦干眼泪,看着茁壮生长的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绿色林海,塞罕坝人甩开膀子继续干。


人站起来了,林子就立起来了。


茫茫荒原上,腐殖层不断累积、延展,积淀起呵护森林的生命厚度。腐殖层上面,站立着塞罕坝人引以为豪的大片森林。


从卫星云图上看,北京之北180公里的地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边,弥漫着成片的苍翠绿色。



塞罕坝做到了!


权威数据显示,如今的塞罕坝,有林地面积115万亩,林木蓄积量1036.8万立方米,森林与湿地资产价值合计231.2亿元,年物质产品与生态服务价值155.95亿元,年调节水量2.84亿立方米,年碳汇86.03万吨二氧化碳……





从建场之初的茫茫荒原,到如今的绿满山川,塞罕坝,持续诠释着“天然氧吧”的迷人魅力。



1989年,68岁的王尚海逝世,人们按照他的遗愿,含泪把他的骨灰撒在马蹄坑林地,后来,这片绵延300多亩的林子,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林海涛起,沙沙作响,这是穿越数十年岁月,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对人们温柔的致意。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


林子起来了,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当然不是。如今的塞罕坝人,护林之外,从2017年开始,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步伐。


他们在全部为石底的荒山上,见缝插针,用铁镐凿开山石,刨出一行行一列列的树坑完成荒山造林绿化10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


铁镐与山石碰撞,铿然作响间,立起了塞罕坝精神。


树苗与土壤相依,默然无声中,传承着塞罕坝精神。





三代人,59年如一日。


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森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