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九雅:寻幽、酌酒、抚琴、莳花、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这些爱好不只是闲情雅趣,细细品来,你会感悟到古代圣贤的梅竹品格。

 


寻幽,意思是寻一处幽胜所在,也可译为寻幽探胜,古人关于寻幽的诗句不胜枚举,比如:“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还有“幽寻历遍溪边路。薄宦浮家无定处。”再有“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哈哈,诗人为了寻找幽胜之地,半夜里起来去爬山,爬上松树也就算了,还要抓住树枝去够云朵,这是想要攀上云梯,到天宫一游吗? 

 


酌酒,顾名思义就是喝酒,要论喝酒谁能比得过酒仙李太白呢?他是无酒不成诗,有酒诗百篇的人。他曾对天发问:“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他指地豪言:“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最有趣的是,传说他为杨贵妃做的那三首《清平调》,就是喝醉酒后,差使高力士替他脱靴磨墨所得。估计高力士鼻子得气歪了吧,不过那三首诗真是极品啊,咱们来看其中的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诗美不美?有没有感觉到杨贵妃在向我们走来。

 


抚琴,论抚琴,谁的名声能大过俞伯牙?弹得好不好咱不知道,但是因抚琴得一知音,却是今生之幸事。传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破琴绝弦,此后不再弹琴。毛主席在《挽易昌陶》中也曾这样写道:“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的感人诗句。 

 


莳花,即侍花弄草。古人多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比如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充分表明了陶渊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高尚情操。 

 


焚香与品茗两趣放在一起来说,更有意境。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姓徐的名士这样说道:“焚香雅有逸韵,若无名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这是喝茶人的品德,也是闻香者的追求。 

 

 听雨、赏雪、候月,这三个词意蕴丰富,从古到今我们都太爱借景抒怀了,从《诗经▪采薇》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从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卞之琳的”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雨、雪、月被赋予了太多人间的悲欢离合。 

 

看完这“九雅“,大家对咱们老百姓的市井文化是不是就难以入眼了?可别变成一个食古不化的老夫子,咱还得接地气,我再来说说市井文化的好。



市井文化,其实就是咱街头巷尾老百姓们的生活气息,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绝不是市侩气。

 

早市上的叫卖声,小区里众大爷围观着的棋局,还有咱天天打交道的快递小哥,包括出租车上爱聊天的司机大姐,他们都是市井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最原汁原味的生活。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市井文化,它见证了汴梁城当时的繁荣景象,我们能说它不美吗? 

 

总之,不管是大俗还是大雅,只要我们是在用心的感受生活,那所有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素雅清颜与浓妆艳抹,兼可得。这就叫“淡妆浓抹总相宜“,你说是不?


作者:夜梧桐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