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承德8月2日电 (记者刘师豪、宋烨文)7月31日清晨,记者跟随武警承德支队210名官兵,从兴隆县六道河镇五道河村徒步前往受灾严重的响水湖村运送物资,同时官兵们还承担了搜救任务。地图上显示只有7公里左右的路程,抵达响水湖村最里面的时候,已经过了2个小时。

武警官兵与当地干部沟通物资存放事宜。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此前,记者在兴隆县六道河镇政府了解到,响水湖村依山而建,分布在一段狭长的山路上,一头一尾的距离就将近2公里。此次受灾后,响水湖村一度失联。


从五道河村出发后,经过清水河桥,记者看到桥南侧的京承铁路已经损毁断交,大量碎石散落在河道中,而通往响水湖村的路上,也是险象环生。

武警官兵沿着仅存的道路前进。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出了五道河村继续向南,有一段下坡路,如今已得到紧急抢修,能够供作业车辆通过。而之前第一批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员深入时,这段路已被冲毁,所有人紧贴着岩壁冒雨艰难通过。


在中途的花石村,记者看到进村道路因雨水冲击,路基出现中空,有解放军官兵同兴隆县民兵一起,正在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紧急修缮。


花石村当地村民介绍,全村情况比较稳定,但还未恢复供电、供水,村里少数房屋被冲毁,但土地、道路受损严重。一位年轻村民告诉记者,他家有一定的物资储备,这几天还能维持一下。


走过花石村,路面损毁愈发严重,单人甚至无法通过,只能下到河道边涉水绕行,此时河水仅没过脚面。在湍急的河道内,记者看到有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疏浚河道、清理碎石。

大型挖掘机正在疏浚河道、清理碎石。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在两条河道交汇处,本应有两条山路,西侧通往朱家沟村,东侧通往响水湖村,但记者抵达时发现公路早已“消失”。“进村的话,只能再下水绕。”武警承德支队一位带队领导指示,“一队人进河道开始搜救、一队人带上物资继续向响水湖村前进。”


跟随武警官兵,记者踏进及膝深的水流中,一股刺骨的凉意直冲大脑,双腿就像被“冻住”一样。“这还算好些了呢。”看到记者呲牙,武警战士付丙禄说,“我们第一次进杨家沟台村的时候,水都过了腰,水流比现在还急,有战友还差点被冲走。”


一路之上,记者已经数不清蹚过了多少次河水,踩过多少块尖锐的碎石,稍不留神可能就会受伤。

队伍抵达响水湖村口。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等抵进响水湖村口,记者看到这里有一处小的湖面,边上有石头还刻了“响水湖”三个字,想必村名就是由此而来。


或许响水湖在以前还是一处游玩景点,但如今来到这里,湖中已没有了景致,只剩下倾倒的树干、电线杆,大量碎石以及冲下来的垃圾。


从村口到村委会还有一段距离,中间除了破损的房屋、桥梁,部分路面还覆盖了厚厚的淤泥,寸步难行。

武警官兵将物资一一卸下。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上午10时左右,队伍抵达响水湖村村委会。武警官兵将肩扛手提的火腿肠、矿泉水、馒头、面包等物资卸下,一一放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


不一会,记者见到了过来领取物资的村民张旺,他说:“我家地势高些,房子大多没事,可路断了,没水没电没吃的,去镇上路远又危险,看到这么多吃的已经送了过来,心里踏实多了!”


在屋外,有几位老人来到村委会,询问有没有治疗高血压的药。一名来自兴隆县的医务人员赶紧上前跟老人们交流起来:“我给您看看。”


返程前,武警官兵们作了简单调整,战士们脱下作战靴倒水、倒泥沙,用力拧干湿透的袜子。有不少武警战士聊起了他们第一次到响水湖村、杨家台村等村庄的情况。


“当时那种环境下,你们怕不怕?”


“怕?我就没想过‘怕’这个词,就算只用两条腿,我们也能把老百姓安全地救出来。”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