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湖面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绿色的华北平原上。湖水中掩藏着一个神秘的小村庄,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湖心岛上的人们以种植和打鱼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那年天下大旱,湖水也被烤干,接着又闹起了蝗灾。天空中一团团的蝗虫如马蜂般涌来,庄稼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连同树上的叶子也被啃得精光。一时间,人们不得不外出逃荒。大路上到处是要饭的人和饿死的人。还有一些人家为了活命,不得不卖儿卖女。


湖心岛的人也不例外,受灾之后,他们迅速组成一个丐帮,帮主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这些人不分男女老少,早上出去讨饭,晚上必须回来。他们把讨来的东西放到一起,然后用一个大锅把这些食材放到一起煮着吃。每次食材里都会夹点肉,不是驴肉就是狗肉。老人说,你们一准是去了瞎和尚家,他是菩萨心肠,看这年景不好,肯定是杀了家畜给大家分了吃。众人纷纷议论,人家难怪有那么大的家业,全是积德行善来的。


这日,丐帮的人刚出了村,就发现一支部队,浩浩荡荡地从眼前经过。坐在马上的是一个国民党军官,他威风凛凛地样子像个将军,跟在后面的人们,有的赶着车,有的拉着货。丐帮的人连忙让路,不料国民党军官竟然跳下马来,伸手拦下了他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二十九军的旅长,特地奉命回来招兵买马,你们跟我走,保你们有吃有喝的,还能共享荣华富贵。”老人一听,连忙摇摇头说:“长官,我们只是老百姓,不会打仗,更不敢享福。”


军官咧嘴一笑,指着车上的粮食说:“看到没有,车上都是粮食。管咱们吃一年的都没问题。不让你们打仗,只要跟着我,给我扩充兵力就行。”老人看出了一些端倪,苦笑着说:“这种打家劫舍的活,咱可不干。”军官生气了,摸出腰里的盒子枪,指着他说:“老东西,真是不识抬举。”老人不慌不忙地拔开他的手说:“长官,您的枪应该冲外打!”说话间,一个金丝缠腕,已经缴了军官的枪。


军官羞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地喊:“大侠饶命。”老人松了手,轻轻一推,他不由地倒退了几步。“您会形意拳?失敬。”军官捡起地上的枪来,骑上马灰溜溜地走了。待他们一走,丐帮的年轻人“呼拉”一下子围上来,跪在地上叫:“师傅。”老人摆摆手:“你们不要这样,不是我不愿意让你们练习武功,只是因为,武功并不能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师傅,若不是您今日出手,恐怕我们都要被恶人所用了。”老人觉得此话有理,方才点点头。


当他们来到酒坊街前,却发现往日热闹的大街上店门紧闭,空无一人。一家家酒坊像是遭了洗劫,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最后,丐帮不得不离开这儿。在路上又看到有几辆车在拉货,满满的货物。在往前走,一个男孩在河边坐着哭。老人命人上前打探,原来男孩是瞎和尚的儿子,家里被洗劫,想跳河轻生。


老人气得脸色发白,一把拉住男孩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贤侄千万不要想不开,跟着我们一起走,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的。”众人也是气得咬牙切齿:“对,兄弟,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打听好了,一定会给你报仇雪恨!”“你先回去,稳住家里人。就说,你家的事一定会有人管的。”男孩连忙磕头下跪。老人拉住他说:“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是你父亲先救了我们啊!”


不几日,丐帮就打听清楚这帮军匪住到了湖城西南的“状元楼”。“状元楼”的主人心里又怕又恨,还不敢违抗,表面上装出一副欢喜的样子。当晚,老人身穿夜行衣,趁众人熟睡的时候,一把火烧了状元楼。没想到,有人悄悄走漏了风声,火烧状元楼时,那个家伙早已逃到南宫去了。


瞎和尚就把一部分财物兑给了“状元楼”,一部分送给了丐帮,自己也搬到湖心岛去了。


作者:王平平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