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短视频

衡水市委宣传部

衡水市委网信办

衡水日报社

联合出品


“这是琵琶上的配件轴子,我们接到这种小木料然后加工成成品;这是月琴的琴腔,加工的时候注意接缝的严密……”走进饶阳县大官亭镇小官亭村脱贫户许朋召的家庭作坊,各种乐器配件堆得满满当当,他正用一双粗糙的大手精心打磨着、细心拼接着……


两年前,许朋召因家人接连患重病,不得不举债度日,生活贫穷困苦。如今,他的乐器配件加工作坊同时为六家乐器厂供应配件,年收入超过八万元。说起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许朋召感激地说:“是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帮我打了个翻身仗。”



“以前,我主要就是种种地,妻子照顾家里,日子还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谁料,2017年,许朋召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一边忙着地里的活计一边照顾父亲,日子虽然辛苦但还能勉强维持。可是祸不单行,当年7月,他的妻子查出患了脑瘤需要手术,前后住院一个多月,医药费花了十几万元。


“我一个靠种地收入的农民能有多少钱啊?都靠亲戚朋友救济,能借的都借了。”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不仅时刻需要人照顾,还需要持续的医疗费用支出,养育两个孩子更是事事离不开钱。那时候,许朋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忙碌,既要照顾病人和孩子,还要抽空赶紧去忙活地里的活儿,每一天的劳作都要持续到深夜十一二点,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了解到许朋召家的情况后,小官亭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按程序为其申请帮扶政策。自2017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许朋召感觉肩头的压力轻多了——家里两个病人看病报销比例增加,两个孩子享受教育贴补,产业扶贫项目为家庭增加了收入……


由于父亲和妻子时刻需要人照顾,许朋召无法外出务工务农,了解到他曾经在乐器厂打过工,有乐器配件加工的手艺,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积极联系周边乐器厂,依托“工厂+农户”订单式生产模式,许朋召在家中小院里办起了一个乐器配件的加工作坊。


许朋召介绍乐器配件加工工艺。

没有资金购买先进的加工工具,许朋召就自己搞“研发”,他用一双巧手把废弃的发动机做出打磨机、切割机,和大型器具一样能高质、高产地加工配件。“人家把订单交给我,就是信得过我,我不能砸自己的招牌,”他深知产品质量是关键,从来不因为家里事儿多而有丝毫懈怠,照顾病人的间隙就加班加点干活。由于生产的配件质量好、出活又快,许朋召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买卖越干越好。


2018年,许朋召想把家庭作坊的规模扩大一些,可手头资金有限,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为其申请国家扶贫贷款。规模扩大后,他没有选择雇佣熟练工人,而是雇佣了村里两个残疾人和一个贫困户,他说:“国家在我困难时帮助了我,我也想帮助有需要的人”。小官亭村党支部书记田占飞说:“许朋召享受扶贫政策后,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如今成了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


许朋召与父亲

如今,走进许朋召家的小院,高屋大房窗明几净,藤蔓绕架盆盆绿植点缀其中,在阵阵机器轰鸣声中,几名工人穿梭忙碌……面对生活的变故,许朋召自强不息、不言放弃;在政策的帮扶下,2018年他顺利脱贫,正充满干劲奔向更加美好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