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我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服务雄安新区、大运河智慧监测、红色文旅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70余条。


精准对接需求,深度助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安平:特色产品进雄安 产贸对接再扩圈》,人民网发布视频+图文报道《2025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开幕》,新华网发布图文报道《2025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举办》,经济日报客户端发布文字报道《河北安平:丝网农品进雄安 产贸对接再扩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布图文报道《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开幕》,中国新闻网发布图文报道《首日意向订单超亿元:安平丝网及农产品走进雄安》,凤凰网发布图文报道《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开幕》,冀云客户端发布图文报道《首日交易额达1800余万元 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开幕》,河北日报客户端发布图文报道《日达成交易额1800余万元!2025 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开幕》,均报道安平县组织110家优质企业前往雄安新区,通过2025雄安·衡水协作区安平丝网及农产品产贸对接会,扩展商贸往来“朋友圈”。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刊发《京杭大运河 水清岸绿业态新》,提及在京杭大运河河北衡水段,衡水水文中心工作人员用无人船、走航式ADCP等设备,实时监测各断面流量,在保证沿途分水口引水灌溉的同时,确保下游有足够下泄水量。新华社发布文字通稿《河北:智能“凉”方呵护高温下的劳动者》,提及衡水市城管局排水中心逐步搭建“智慧+”排水运维及防汛指挥体系,潜望镜、全地形检测机器人、管道检测机器人等设备正逐步取代人工成为“排障先锋”,也为特殊天气下劳动者安全提供了保障;视频通稿《河北衡水:千顷洼畔英雄血 纪庄蝶变绘新篇》,介绍阜城县纪庄村凭借红色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走出了一条红色文旅与生态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法治日报》刊发《用调解之笔绘就最美燕赵“枫”景》,提及桃城区司法局推动组建桃城区婚调委,打造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特色品牌,让“有矛盾先调解”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此外,《河北省第11次“燕赵杯”优质早熟桃展示对接活动在深州举办》《衡水125项“微改革微创新”精准滴灌惠民生》《202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年激光射击巡回赛(衡水站)开赛》等报道分别在中新网、《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