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衡水湖。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在3月10日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我市文广旅系统提出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步伐,全面唱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研学到衡水”的最强音。
聚焦·服务大局抓“大”事
全力打造“京津周末休闲首选地”。对接京津需求和高端消费人群,打造衡水湖、安平台城、大运河等一批精品景区,做强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休闲旅游等新业态产品,推出周末休闲旅游线路,加大游客招徕奖励力度,初步形成面向京津的核心吸引力。
加快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做大做强研学旅游,丰富康养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高水平举办全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暨第六届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全国、全省叫响衡水研学旅游品牌。
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大运河(衡水段)历史文化考古研究,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非遗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永济渠考古勘探、郑口挑水坝本体维修、华家口夯土险工保护、景县封氏墓群防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大力开展“谋跑争促”活动。加快谋划饶阳县民族乐器产业园等重点招商项目;加强与中旅集团、海亮集团对接;推进高速服务区旅游功能化改造、衡水院子康养民宿等招商项目尽快落地。
发展·厚植沃土续传承
深入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创排河北梆子《华家口》、现代评剧《情满南王庄》等一批重点作品,打磨提升《台城星火》等优秀作品,新创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彰显衡水特色的文艺精品。
大力实施文物活化工程。加强大德昌钱庄、冀州旧城街区国营照相馆和新华书店等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推进冀州古城遗址公园建设;争创全省“十佳”博物馆,推动更多优秀博物馆上等级。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升级,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料数字化。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出台《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快衡水非遗会客厅建设,建成衡水非遗会客厅5个,设立市级非遗中小学传承基地1个;举办衡水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
暖心·健全体系优服务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提质三年攻坚行动,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打造1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深州市等县市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深入实施惠民工程。面向城乡居民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卡(券)17.4万张以上,开展“政府采购、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200场;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大家读”等群众文化赛事活动。
加强文旅行业质量监管。加强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监管、诚信文化和信用修复;创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星级旅游饭店和等级旅游民宿,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体检式”暗访评估和旅游服务质量包容审慎监管提升行动;深化私设“景点”专项整治,开展剧本杀、艺术品、游戏游艺等新业态实地调研指导。
开拓·优化供给促发展
打造高等级旅游景区。年底前各县市区实现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积极推动衡水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平台城红色旅游景区、衡水野生动物园、阜城湖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创建阜城刘老人百年梨园、冀州博览馆、枣强空调博物馆、故城县董子学村、景县沙河湾影视基地等一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推动“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周窝音乐小镇、以岭金蝉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健康旅游产品;实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提升计划、精品民宿培育提升计划,培育一批旅游名村、名镇,推动乡村民宿转型升级。
推进全域全季全业旅游示范创建。推进武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提质升级,推动故城等县市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引导各县市区打造全季旅游产品体系;结合城市职能定位,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功能,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功能县城;打造旅游主题线路品牌,谋划红色、绿色、金色等经典旅游线路。
实施旅游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普及高品质旅游风景道,围绕衡水湖、滏阳河合计建设提升40公里以上,围绕大运河建设提升40公里以上;各县市区建设提升旅游厕所、县级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少于4个。
振兴·提质增效树品牌
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举办京津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助推武强县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谋划举办全市文创与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建立“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录”,开展“文创旅游商品产品进乡村”活动。
加快文旅产业恢复发展。配合做好减税降费等普惠性政策在文旅领域落地,积极推动武强乐器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故城县青竹画材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饶阳县大官亭镇民族乐器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多措并举促消费。举办衡水市旅游交易会等重点活动;精心梳理旅游资源,推出四季旅游产品;开展文创进景区、非遗进景区活动,开发夜间休闲消费新业态;开展旅游餐饮提升行动,打造衡水湖全鱼宴等特色餐饮品牌,推出“衡水美食地图”;推动故城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枣强民俗文化街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
全面打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研学到衡水”品牌。积极参与河北文旅四季宣传推广活动,做好《衡水市游客招徕奖励办法(试行)》宣传兑现工作;精准实施营销,线上积极做好携程、美团、途牛等OTA平台宣传推广活动,线下广泛布局各类广告场景营销提高曝光率。持续打响媒体宣传,全面加强在央级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各媒体驻衡记者站的沟通联系,加强与市内主流媒体全方位合作;加强运维管理,深挖文旅资源,发布原创作品,提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力;用好央视广告、北京卫视等已有阵地,借助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大运河文旅博览会等展览展会,全方位展示我市文旅资源的魅力和吸引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美好可期的春天,衡水文广旅人正以做就做出样子、干就干到一流的状态开启工作新局面,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水场景注入强劲文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