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景县广川学宫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11月27日,记者走进广川学宫,深厚的儒学意蕴扑面而来。肃穆的天人合一坛、翰墨飘香的董子书院、思辨流转的儒韵园……一景一物,都承载着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厚重文脉。


广川学宫景区共占地13.1448万平方米,由一轴一环十二个景点组成。一轴为董圣成就大道,由学宫大门、天人合一坛、董子书院、一统桥、大殿广场和董圣殿组成。一环为董圣寻迹步道,由下帷处、百家园、文风山、儒韵园、天人岛和三策园组成。


学宫大门前,匾额上用繁体字题写着“广川学宫”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门采用汉阙建筑风格,质朴、刚健、厚重、雄伟,寓意董子文化的博大精深。


穿过学宫大门,便步入天人合一坛,面朝董子书院,感受到其沉静、恬淡的意境,一种从容、舒适、安宁的宁静感油然而生。



讲解员孙晨晓在董子书院门前,指着入口处的楹联介绍说:“‘布仁德其道为苍生开风气之先,固孔孟其基囊国粹于儒学之内’。这副楹联生动概括了董仲舒著书立说,传承和发展先秦儒家仁爱思想的巨大贡献。”








董子书院内,通过“汉承秦制·儒学式微”“汉武更化·罢黜百家”“阐道醇儒·高山景行”“遗迹犹存·遗风泽世”“董子故里·大儒之乡”五个单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董仲舒的生平、思想成就、理论贡献以及衡水董子文化的研究成果。



一统桥连接着董圣殿广场与董子书院。董圣殿内,正中矗立着董仲舒塑像,他手持书卷,目光如炬。四周墙壁饰有浮雕,生动刻画了与他相关的历史典故,令人仿佛穿越到那个儒学兴起的时代。


董圣寻迹步道沿线,分布着纪念董子思想从形成到成熟各个时期的系列景观。步道串联的六处景点都种植了大量的观赏性植物,可供游客观赏。


下帷处纪念了董仲舒下帷讲学的历史故事,游客登上文风山,可以俯视广川学宫全景。儒韵园内有石壁与雕像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集中展示,将景色和建筑融为一体……


广川学宫位于景县富兴路与董子大道交叉口东南460米处,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可凭身份证入园参观。


李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