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奋进的衡水·‘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海清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铁路营业总里程达547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4337公里,桃城机场功能持续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成型。

夯实基建根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加密。“十四五”期间,我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15公里,石衡高速衡水段将衡水至石家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邯港高速衡水段建成通车加速衡水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跻身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1189公里,二级及以上里程占比100%,国道G240保台公路超洪桥结束了滹沱河20年来“半桥半路”通行困境;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733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覆盖;高速铁路网不断延伸,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雄商高速铁路衡水段建设加速推进。此外,我市加快推动公路养护提档升级,截至“十四五”期末,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总里程达1192.49公里,累计投入养护资金3.9亿元;实施养护大中修工程859公里,完成投资10.66亿元。2024年PQI优良路率达95.3%,居全省第二。

优化服务供给,群众出行幸福感持续增强。我市积极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各县市区县城和重点乡镇为节点、镇村为终端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公交网络,全市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全部实现公交化运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5A级比例达100%。全市新建改建4个公交停保场和2个公交枢纽站,开通衡水至德州省际公交和冀州区6条城乡公交线路,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25辆;交通“一卡通”实现13个县市区全覆盖,与京津公交、地铁实现互联互通;主城区连续10年实行取暖期城市公交免费乘坐,冀州区、枣强县等9个县市同步推行,切实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植入绿色智慧,行业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我市加速构建绿色交通服务体系,2021年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级“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行列;成功创建了2个国家级、4个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同时,我市积极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全市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100%,2021年完成6440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2024至2025年依托“两新”政策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货车2500余辆。全市新增或更换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比例100%,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55条、建成县乡村三级融合站点1366个,有效破解农村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邮政、快递和客运企业的降本增效。我市还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在全省率先建成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实现多元化售票、智能检票、报销凭证打印、退票及实名制闸机检票验证等全流程功能。
深化融合赋能,交通多元价值不断拓展。我市挖掘交通网络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路衍经济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打造“交通+农业”融合样板。邯港高速(衡水段)联合阜城县漫河镇开展“行邯港高速 品漫河西瓜”助农活动,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构建“水陆空+科技”四维旅游网络,“衡水湖旅游景区”航线入选2024年度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成为当年全省唯一入选航线;将公路融入大运河文旅产业带,形成“一路、两带、多点”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衡湖赛道——凌空飞行体育旅游线路”获评全国2025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布局绿色能源配套,2024年安平县入选国家县域充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建成81个充换电站点、330个充电桩,惠及100多个行政村。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