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许多家长心存疑虑与焦虑:在学业压力与数字产品环绕的今天,如何才能守护好孩子的清晰“视界”?其实,防控近视是一场需要科学知识、持久耐心,并以家庭为关键阵地的“视力保卫战”。
近视防控中最常见的两个误区
在孩子的视力健康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普遍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遗传因素决定一切。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父母视力正常,孩子就不会近视。虽然父母双方均不近视,孩子近视风险较低,但这绝非“保险箱”。在当今近距离用眼负荷大增的环境下,任何孩子都可能面临近视风险,绝不能因无家族史而掉以轻心。
误区二:被动等待孩子反馈。
有些家长非等到孩子说“眼睛看不清了”,才关注孩子视力。其实,儿童眼睛调节能力极强,有时轻微近视或早期近视仍能通过眯眼、皱眉等代偿动作维持短暂“清晰”,待其主动抱怨时,近视可能已形成甚至度数不浅。因此,定期(建议每6-12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才是及时发现近视苗头、掌握远视储备的科学金标准。
保护孩子视力 筑牢三道家庭防线
构筑坚实的家庭防线,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近视防控策略。
第一道防线:增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公认最有效的近视预防措施。其关键不在“运动”,而在“户外”。自然光能有效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已被证实可以抑制眼轴的过快增长,而眼轴增长正是真性近视的根源。建议孩子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可分段进行。
第二道防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做好监督。日常生活中,孩子用眼可遵循以下原则。20-20-20法则:引导孩子在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抬头眺望约6米(约20英尺)外的远处至少20秒,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一尺一寸一拳”原则:读书写字时,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除此,还可优化视觉环境:学习时,确保光线充足均匀,可同时打开房间顶灯和台灯,避免明暗对比过强。
第三道防线:智慧管理屏幕时间。
家长应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要遵循“宁大勿小,宁远勿近”原则,即选择顺序应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最后才是手机。另外,还要保障孩子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维生素的食物。同时,确保孩子拥有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
衡水华厦同瑞眼科专家提醒:防控儿童近视是一场持久战,它不仅需要科学的防控知识,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长期坚持。让我们从今天起,将“视力健康”融入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用更多的户外陪伴替代“电子保姆”,用科学的习惯塑造光明的未来。
作者:王亚米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