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奋进的衡水·‘十四五’答卷”主题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孙志杰介绍,“十四五”期间,衡水市公安局紧紧围绕“一二三五+”总体思路,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履职担当,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严打整治,守护平安“硬实力”。群众看公安,关键看治安,“十四五”期间,衡水市公安局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接连发起“靖安”“夏季行动”等系列凌厉攻势,对严重暴力犯罪实施精准、合成打击,成功破获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群众深恶痛绝的重大案件。同时,将目光投向群众身边的“小案”,创新推出“十项措施”,强力开展“破小案、暖民心”行动,全市“两抢一盗”类案件立案数环比下降29.3%,破案率大幅提升28.3个百分点,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两名。面对日益严峻的电诈犯罪形势,构建起“党政统揽、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反诈新格局,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7615名,破获案件3595起,止付冻结涉案账户8.5万余个,返还被骗资金4979余万元,特别是实现了见面预警劝阻零被骗,相关成效领跑全省。


立体防控,织密城市“安全网”。“十四五”期间,衡水市公安机关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公共安全监管,深化“平安+”建设,对危爆物品、景区景点、大型活动等进行严格管理,排查重点单位600余家。在校园、医院等重点场所设置最小应急单元1645个、护学岗300余个,开展法治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900余校次;在主城区科学布建35个警务站、6个公安检查站,优化140条巡逻线路、353处巡逻点位,日均投入街面巡防警力5200人次、警车1100辆次,“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成为常态,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持续整治隐患176处,检查高风险运输企业近3000家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32.9万起,实现事故四项指数连续下降。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广泛发动群众,组建起5000余个治保会、吸纳4.6万名义警和2万名网格员参与群防群治,排查整治各类隐患2300余处,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238起,筑牢了平安根基。


改革赋能,提升服务“软环境”。近年来,衡水市公安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审管分离”、“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高标准建成“1+N”网办中心,“公安政务服务地图”小程序应运而生,131项高频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全程网办率达90%,线下一次办结率达100%。聚焦企业需求,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在重点园区、商圈设立警务站(室)37个,185项高频服务延伸至最基层派出所。创新推出“户政+”服务,将网点拓展至132家银行、邮政等场所,出入境等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县域全覆盖。贴心的“寄存办”、暑期夜间办证等特色服务,让群众办事更省心、更舒心。畅通民意渠道是关键,“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三方通话”“三级再处办”等机制高效运行,累计采纳群众意见建议1.2万余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000余件,架起了警民连心桥。


铸魂砺剑,锻造过硬“公安铁军”。衡水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政治建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警,强化忠诚教育,完善“战时+平时”党建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实战练兵和“教科书式”条线专业训练,不断提升队伍履职能力。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推行“一站式”合成办案模式,自主研发执法监督管理平台系统,市公安局连续5年获评全市依法行政优秀单位,多个单位获评省部级执法示范单位。大力弘扬警营正能量,开设“凡警微光”专栏讲述平凡警察故事,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编印《湖城荣警录》,精心组织职业荣誉仪式,建成警史思政馆,队伍中涌现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爱民模范集体、二级英模、优秀人民警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了衡水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和蓬勃朝气。


回望“十四五”,衡水公安用忠诚、汗水守护了湖城大地的安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展望未来,孙志杰表示,将认真总结“十四五”宝贵经验,锚定“十五五”宏伟蓝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以新警务模式增强新质战斗力,奋力书写更高水平的平安衡水、法治衡水建设新篇章,为衡水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