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与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锂冶炼固废处置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岭锂业”)旗下核心子公司之一,江西九岭凝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岭凝聚”),始终聚焦锂冶炼剩余物资源化利用难题,牵头参与的“锂渣基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于11月17日通过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其百万吨级生产线稳定运行与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此次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宜春隆重召开,汇聚了国内外建材领域顶尖专家力量。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马国伟教授、南昌大学胡明玉教授、中国建材总院首席科学家张文生教授级高工等七位权威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全面审查与专业论证。经过现场察看生产基地、查阅技术资料、质询项目细节等多环节严格评审,专家组一致认定:该项目率先实现锂冶炼剩余物百万吨级规模资源化利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回溯项目历程,九岭锂业自项目立项之初便勇挑重担,联合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攻关团队,直面锂冶炼剩余物硫、碱含量高、处置难度大的行业痛点。针对锂冶炼剩余物特性,团队创新性研发专用新型激发剂,构建协同多种工业固废的复合制备体系,成功开发出系列低碳胶凝材料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锂冶炼剩余物规模化利用的技术瓶颈。
在生产工艺创新方面,九岭锂业突破传统堆存与粉磨技术局限,研发形成锂冶炼剩余物高料位、大体量堆存与均化工艺技术,以及适配原材料特性的高效粉磨工艺,实现了锂冶炼剩余物处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利用”的范式转变。2025年6月,由九岭凝聚主导建设的年产100万吨锂冶炼剩余物基低碳胶凝材料生产线正式建成并稳定运行,这条凝聚多方智慧的生产线,不仅创下行业单条生产线产能纪录,更实现了锂冶炼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目前,九岭凝聚生产的低碳胶凝材料已成功应用于道路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场景,凭借优异的力学性能与低碳环保特性,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据测算,该生产线每年可消纳锂冶炼剩余物超100万吨,替代传统水泥原料用量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效果突出,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资源循环价值。
作为连接锂电产业与建材产业的关键枢纽,九岭锂业以技术创新打通跨产业循环通道,构建起“锂冶炼剩余物—胶凝材料—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循环经济模式。这种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不仅为锂电产业解决了固废处置难题,更拓展了建材行业的原料供给渠道,为两大产业的绿色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ESG实践样本。
九岭凝聚总经理陈凯表示:“作为锂电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公司始终将环保责任与技术创新放在发展首位。此次项目的成功,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更是我们践行‘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依托九岭锂业强大的产业资源与技术支撑,九岭凝聚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持续深耕,通过技术迭代与工艺优化,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此次科技成果的权威认证,标志着九岭锂业在锂冶炼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已跻身行业前列。未来,九岭锂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拓展锂冶炼剩余物在更多工程领域的应用场景。同时,公司将积极分享技术经验与产业模式,引领行业共同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锂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坚实力量。
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九岭锂业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责任担当为底色,在锂冶炼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的赛道上稳步前行。从实验室的技术攻关到百万吨级的产业实践,从单一产品研发到跨产业循环体系构建,九岭锂业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能源产业与环保产业协同发展的 ESG 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九岭力量”。

来源:中华网
原标题:九岭锂业:以技术创新破局 以 ESG实践引领锂冶炼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新范式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