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湾的直播间火了。
“白龙这小子有股灵气劲儿,直播间干了两个多月,就有粉丝追着跑。”一说起本村青年白龙的网上直播间,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的村支书顾瑞利逢人就夸。
10月23日,当记者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骆驼湾村时,村支书顾瑞利正和村民聊得起劲。
深秋的骆驼湾,别有一番韵味。路一侧的石壁被爬山虎浸染了红色,微微颤动的叶片,仿佛欲飞的蝴蝶;抬眼远望,大山在湛蓝的天幕下显出清晰的轮廓。
“追着上哪呀?”
“上了咱骆驼湾的辽道背啦,人家粉丝说看着直播,定上位就追过去了。还说辽道背的云海是真美,要在咱这住两天,专门看云海。”
“骆驼湾越来越有名了。”
“哪里敢想,原来穷山恶水的骆驼湾,现在成了风景旅游区。城里人愿意往咱这跑,咱村的旅游饭吃得香啊!”
听说记者来采访,顾瑞利笑眯眯地给带路,“去采访白龙?让他给你开场直播,一看,你就全明白了。”

骆驼湾村的民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庆 李雄飞 摄
在一排整齐的民宿前,记者见到了正在打扫庭院的白龙。
白龙是个90后,20岁出头就去北京闯荡,总想着闯出点名堂再衣锦还乡的他没料到,最后成就他的还是这片故土。
“骆驼湾变化可太大了……”白龙一边打扫着小院,一边感慨道。
曾经的骆驼湾“九山半水半分田,石头缝里难挣钱”,巨变始于十几年前的那个深冬。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踏雪,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鼓励大家“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方向一明,行动就快。骆驼湾先后发展起了食用菌和高山林果种植产业。2018年,又引进旅游公司,盘活闲置农房,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骆驼湾村航拍图。资料图
白龙就是趁这个时候回到了骆驼湾,干起了民宿。
“开始跟媳妇处对象的时候,丈母娘还有意见哩。说别人都往城里跑,她闺女非要往山沟沟里钻。”白龙得意地告诉记者,“我拍着胸脯跟丈母娘说,我媳妇以后要当老板娘,不会受屈!”
白龙没吹牛,他给丈母娘许下的话都兑现了。如今夫妻俩经营着十几间民宿,白龙的媳妇也真成了老板娘。
村里的民宿越开越多。2023年4月,骆驼湾村发动39户村民,改造84间民房,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凝聚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
“当初为啥取名叫‘凝聚’?”顾瑞利告诉记者,“就是要把村里老百姓的心气儿拧成一股绳,大家伙要心往一处想,共同谋划骆驼湾的幸福生活。”
民宿需要客源,怎么才能拉更多的人来?
喜欢琢磨的白龙没闲着,“记者们三天两头来我们这里采访,我就想能不能主动宣传宣传自己。”今年7月,酝酿了很久的他终于开了直播,“咱不用屋,整个骆驼湾就是我的直播间,边走边播,每天带大家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骆驼湾的发展变化。”
因为直播形式新颖,不到三个月,粉丝量就超过了4000,跟着直播来骆驼湾的客人,住民宿还能享受白龙的私人折扣。
直播见到了真效益,白龙媳妇乐了,顾瑞利也乐了。
“白龙在直播间推的不是他一家民宿,是我们全村。”顾瑞利满眼爱护地看着白龙,“年轻人都回来,咱骆驼湾就更有发展了。”
“在俺们村像我这样回乡发展的年轻人还真有不少,”白龙说,“今天我就开一场直播,带你们去转一转,看看他们的发展情况,也能让网友更了解咱骆驼湾。”
随后白龙带着记者驱车来到了辽道背,站在海拔1900多米的山顶,脚下是云海和一眼望不到头的森林,仿佛闯入了仙境。
“这里夏天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冬天有美丽的冰挂,秋天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金灿灿的白桦配着红枫叶,随手一拍就是大片。”一路上白龙的手机直播一直没停。“这可是咱骆驼湾的一块金字招牌,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所以一有空我就向大家推荐这里。”

骆驼湾村香菇大棚。资料图
下山途中,白龙又带着记者走进了香菇种植基地,见到了另一位返乡青年。他叫王栋,原来在北京的厂子里打工,今年回老家已经是第六年了。
“原来村里啥也没有,只能出去打工。”王栋一边说,一边被闺女拽着要去玩,“家里边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孩子还小,我心想能在家门口挣钱就好了。”
从一点种植经验没有,到承包三个大棚,王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每天采摘下来的香菇,直接运到公司里就能收,半年下来能挣3万多块。”
骆驼湾的75座香菇大棚,每年产值达到了400万元。香菇产业涨满了村民的腰包,也撑起了村民们的精气神儿。
同样从大城市打工回来的韩永亮,现在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苹果园。

白龙(左)和韩永亮在果园直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庆 李雄飞 摄
10月,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韩永亮的园子里人气旺得很。白龙一手举着手机,一手就从树上摘下颗果子,手背蹭一蹭,就吃上了。
“甜脆甜脆的,哥,很多人都夸你的苹果好吃,咋种的?”
“海拔高了,昼夜温差大,口感当然好。”韩永亮说,“现在游客多了,大家住上两天,走的时候都得带上几箱子。我承包了四五百亩的果园,年收入有个几十万。”
在骆驼湾,年轻人有奔头,上了年纪的也不甘落后。
这不,驻村第一书记陈颖丽听说孙振泽老人要翻新民宿,赶紧过来,看看老人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孙振泽正在翻新民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庆 李雄飞 摄
“没有没有,就是再加盖个二层小楼。”村里住房改造时,孙振泽老人是第一批推倒石头房的,现在取暖、做饭都用上了煤气。不光如此,老人还是第一批盖起小二楼做民宿的。
“谁也想不到,原来穷得连白面都吃不上,现在开起民宿当上小老板儿了。”孙振泽在直播间里跟网友唠起来,“我这回头客特别多,每次来了,要是我这客满,他们还不愿意。我寻思着就多盖两间,连上厨房餐厅也盖起来。”
“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石板院……”从孙振泽家里出来,白龙打上小拍子,哼唱了起来。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骆驼湾有了亮眼的成绩单。这个曾经“年轻人都跑了”的村庄,如今带给大家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我要让更多人看到,往回走,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在白龙的镜头里,骆驼湾的每一天都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编辑:贾扬阳
来源:冀云原标题: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我们的“十四五”丨骆驼湾的幸福直播间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