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看!树干上有只刚刚破壳的小鸡!”10月29日,在衡水市市区中华公园,一声童言引得众人驻足。只见步行道边一棵树的树洞里,一只黄茸茸的“小鸡”破壳而出,张望着来往行人。





除了这只“小鸡”,小鹦鹉、小狐狸等形象也纷纷“藏身”树洞,不少人停下脚步,拍照欣赏。不远处,志愿者们正俯身执笔,让原本沉寂的树洞焕发出艺术的温度,让这里的树洞成为市民逛街时的意外惊喜。志愿者王若昀说:“一些树木因年久或外力因素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树洞,我们希望让这些‘受伤’的树木重新焕发生机!”




“在进行彩绘之前,我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根据每个树洞不同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巧妙构思,将自然元素、传统文化、现代图案等元素融入创作中,使得每一个树洞都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志愿者刘文豪介绍。现场围观的市民关心志愿者们所用颜料的环保问题,对此,志愿者孟凡涛一边调色一边耐心地解释说:“作画选用的无甲醛丙烯颜料安全环保,不仅不会伤害树木,还具有一定的保护膜功能,可起到修缮、遮盖、保护、防止创口水分流失的作用。而且效果持久,至少可以保存2年。”


以“树洞画”修复树木,是一种兼具功能与美感的创新尝试,不但能够保护景观树的健康生长,延长它们的寿命,还能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如今,这些小小的树洞画,已不仅是修复树木的“创可贴”,更成了点亮城市街角、传递生态与艺术之美的心灵窗口。


李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