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阜城县崔家庙镇后砖门村,冬小麦播种现场。崔贤飞 摄(无人机照片)


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期,衡水市各区县田野间农机轰鸣,一场与农时赛跑的冬小麦播种热潮正全面铺开。


在故城县饶阳店镇薛官屯村的麦田里,种粮大户郎同尚正俯身查看刚翻整过的土壤,身后一台新型小麦精量播种机匀速前行,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田垄间,三五名农民紧随播种机后,不时弯腰检查播种的深度与密度,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精准入土。“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我们正抢抓农时加紧播种,早一天心里就多一分底气。”郎同尚抓起一把泥土轻轻一捏,继续说道,“县里的农技专家昨天刚来指导过,建议我们适当增加播种量,采用浅播技术。眼下地温偏低,按照技术规范,我们把播深控制在3厘米左右,这样更有利于出苗。”


故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李杰介绍,当前全县气温持续偏低,这种低温天气容易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及苗期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种子萌发受阻、幼苗细弱、抗冻能力下降等问题。为夯实小麦生产基础,确保苗齐苗壮,故城县农业农村局专门制定《关于低温天气下做好冬小麦播种的指导意见》,围绕精准选种、把握播期、精细整地、规范播种、科学施肥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全县农民科学应对低温天气,高质量完成冬小麦播种工作。


10月22日,阜城县崔家庙镇后砖门村,村民驾驶小麦播种机正在作业。崔贤飞摄


在阜城县崔家庙镇后砖门村种粮大户李洪亮家1060亩麦田里,秋播作业更具“科技含量”。大型撒肥机、旋耕机、播种机在田间有序穿梭,伴随着机械轰鸣声,从精准撒肥到深度旋地,再到精量播种,一套标准化的冬小麦秋播流程高效运转。“从2016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大田作物,这些年通过不断摸索,我总结出三大‘高产经验’:利用凹盘撒播肥料,确保肥料均匀覆盖;把播种机从16行改成19行,想高产就得保证亩穗数;再就是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李洪亮望着刚刚播完的麦田,脸上满是期待,“现在种麦子都是科学方法,县农技站的技术员经常来指导,从施肥配比到播种时机都讲得明明白白,我对来年有个好收成很有信心!”


当前阜城县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冬小麦播种工作。针对前期阴雨导致的晚播情况,阜城县农业农村局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科学应对晚播影响。阜城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李芳表示:“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时发布冬小麦技术指导建议,引导农民选用生育期偏短、耐晚播、抗寒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小麦品种,以减轻积温不足的影响。同时提倡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作底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为苗期生长打下好基础。”截至目前,阜城县冬小麦播种进度已达三成,后续将继续抢抓农时,确保按时完成播种任务。


10月23日,在衡水市武邑县葛徐村种植户正在使用小麦精量条播种机播种小麦。武邑县宣传部供图


武邑县武邑镇葛徐村的田间,新农人侯志远驾驶着新购置的小麦精量播种机,在农技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调整作业参数,有条不紊地开展小麦播种作业。“有了新农机的精准作业,再加上农技人员的专业指导,今年虽然播种晚、土壤条件特殊,但心里特别有底!”侯志远笑着说,新购置的小麦精量条播种机不仅能精准控制播种量和深度,避免漏播、重播,还能大幅提高播种效率,搭配科学的农技方案,让他对今年小麦长势充满信心。眼下正值小麦播种关键期,针对今年土壤湿度大、需晚播的特殊情况,武邑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秋播。据了解,武邑县2025年小麦种植面积预计达41.7万亩,目前全县秋播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推进播种作业,确保10月底前完成所有小麦播种任务。


在深州市辰时镇得朝村,村民正抢抓农时,播种冬小麦。刘娟摄


深州市广袤的田野上,同样是一派繁忙的秋播景象,深州市抢抓近期晴好天气,科学调度农机与人力,有序推进秋播生产。深州市农业局联合市气象局建立农业气象信息共享机制,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实时分析气象数据,为小麦播种提供准确、及时、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渠道,向种粮大户、农机手精准推送农用天气预报与抢收抢种提示,帮助农户抢抓降雨间歇窗口期,高效开展田间作业,为农时争取主动权。为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深州市将优质品种与配套技术作为关键抓手,大力推广“马兰一号”、衡S29、众信麦998等一批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从源头上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播种一线,现场指导农民调整播种参数、提高播种质量,切实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为麦苗安全越冬做好准备。针对部分晚播麦田,农技部门专门开出“应变处方”,推广“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的应变技术,力争做到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最大限度保障苗齐苗壮。截至目前,深州市秋播工作进展顺利,已播种小麦15.2万亩,后续将继续加快播种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选种是冬小麦增产的首要前提,必须精准匹配本地生产条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专家乔文臣围绕冬小麦播种全流程给出专业指导,从品种选择到播后管理,明确关键技术要点,助力农户夯实丰收基础,。


10月22日,阜城县崔家庙镇后砖门村,村民正在给撒肥机补充化肥。崔贤飞 摄


在选种方面,乔文臣表示农户应优先选用节水高产、抗逆丰产或优质强筋品种,如衡麦28、衡麦30等节水抗旱型,马兰1号、济麦22等高产广适型,以及中麦578、冀麦U68等优质强筋型。“今年地块湿度偏大,极易滋生病虫害,务必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坚决杜绝‘白籽’下地。”整地环节需严格遵循“碎、深、细、平、实”标准,推广利用大型农机作业,配套运用旋耕耙压整地技术,落实深耕镇压技术。


“播种环节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坚持适墒、适期、适量、适机、适深的‘五适’原则,综合运用小麦窄行精播、宽幅精播、规范化播种、播后镇压等技术。”乔文臣表示,针对后续管理要做好杂草秋治,使用植保无人机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大型施药机械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小麦播种后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镇压,防范冬季冻害,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通讯员:李鸿儒 崔贤飞 刘艳飞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