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连万家 共享共赢
——近泊乐充电共享平台首批桩主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金秋十月,桂香盈袖。10月25日,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充电共享服务平台近泊乐在成都举办了“桩连万家 共享共赢”首批桩主交流活动。近30位桩主代表、平台核心团队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开启了一场关于情感联结、行业洞察与生态共建的深度对话。

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生”:一场为桩主而办的心意之约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大关,充电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营成为行业关键命题。作为连接桩企、用户与电网的共享平台,XX充电自成立以来便以“让充电更简单,让资产更增值”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分散桩源,解决“找桩难、用桩贵、管桩烦”等痛点。此次活动的初衷,正是平台创始人团队在日常运营中发现:首批加入的桩主不仅是平台的合作伙伴,更是见证行业从萌芽到成长的“同行者”——他们中有社区物业负责人、个体创业者,也有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者,每个人的故事都与新能源浪潮同频共振。“我们希望借这个机会,让大家从‘合作伙伴’变成‘家人’,在交流中,分享经验,在共鸣中坚定信心。”
活动以“分享-共鸣-展望”为主线,围绕行业趋势、桩主体验与生态共建展开深度碰撞。
市场总监:用数据说话,呈现共享充电的“生长力”
近泊乐市场总监欧金伟首先以《共享充电:新能源赛道的“毛细血管”》为题,分享了平台最近的成果:目前平台已接入成都近千个充电桩,累计服务几千户家庭,桩均月均利用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每一位桩主的信任。”欧金伟强调,“平台不仅是流量入口,更通过智能运维系统降低桩主运营成本,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帮助桩主精准匹配需求,真正实现‘桩尽其用,人尽其才’。”现场桩主频频记录,不少人感慨:“原来我们的每一根桩,都在为行业‘充电’。”

桩主故事:平凡人见证的“绿色机遇”
如果说数据是行业的宏观注脚,桩主的个体经历则是最鲜活的微观切片。活动中,桩主陈先生讲述了他与“近泊乐”的故事:“我上个月刚做充电共享,一开始担心没人用,没想到平台帮我做了区域推广,现在我的桩日均充电量稳定在100度以上,自己不但多了一份收益,而且邻里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真实的故事引发强烈共鸣,台下桩主自发鼓掌,有人轻声交流:“原来我的选择,也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长期主义下的行业信心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后,充电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效率将成为竞争核心。近泊乐的模式抓住了‘共享’这一关键——通过平台化运营激活存量资产,既降低了社会资源浪费,又提升了用户体验,这是典型的‘轻资产、重生态’价值创造。”对于桩主群体,他们不仅是资产持有者,更是生态共建者。随着平台规模扩大,桩主的议价权、增值空间都会持续提升,长期来看,这是一门‘时间的朋友’的生意。”
创始人初心:不止于商业,更在于“共成长”
活动尾声,创始人雷磊以《我们为什么做共享充电》作总结分享。他坦言,创业初期曾反复思考:“除了赚钱,我们能为行业留下什么?”答案逐渐清晰——“一个让桩主安心、让用户省心、让社会放心的共享生态。”他透露,平台即将推出“桩主成长计划”,包括专属运维培训、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及生态权益体系,“未来,近泊乐不仅是交易平台,更会成为桩主的‘赋能中心’和‘精神家园’。”

趣味互动:协作与共鸣中,拉近心的距离
下午的户外活动以轻松趣味的互动为引,让桩主们在协作与分享中深化情感联结。
团队绑气球接力赛中,桩主多人一组,脚踝相绑气球不能掉完成接力运送。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考验默契——步伐需同步,发力要均匀,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张先生一组配合默契,率先完成挑战,两人感慨:“就像平台和桩主,互相补位才能走得更稳!

结语:以共享之名,赴绿色之约
从数据洞察到个体故事,从商业逻辑到情感共鸣,这场为期一天的交流活动,不仅让桩主更深刻理解了平台的价值,更让他们看到:在“双碳”目标的宏大叙事下,每一个参与共享的个体,都是绿色未来的建设者。正如雷磊所说:“近泊乐的终极目标,不是做最大的平台,而是做最有温度的生态。我们期待与更多桩主一起,让每一根充电桩都成为连接人与绿色生活的纽带。”
据悉,近泊乐后续将定期举办区域桩主交流活动,并启动“桩主之星”评选计划,持续深化生态共建。随着越来越多“同行者”的加入,这场关于共享、关于绿色、关于成长的故事,正写下更温暖的注脚。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桩连万家 共享共赢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