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燕赵大地上无数疾驰的快递车辆,正以无声而有力的方式,勾勒出一幅流动的经济图景。每秒360件、半年57.2亿件——河北快递业务量全国排名第四。这些数字不仅是物流效率的体现,更是民生温度与经济活力的双重见证。
活力奔涌:协同红利铸就物流新枢纽。快递物流,犹如经济的“毛细血管”,跳动的节律直接折射区域发展的生命力。河北快递业的“加速度”背后,首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地。超过40%进出京快件在河北经转,69.9%的京津冀快递业务量占比,凸显河北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战略地位。圆通、申通等龙头企业纷纷加码投资,25个大型邮政快递基础设施项目相继落户,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带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让协同发展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沃土生金:“小包裹”催生产业“聚变效应”。快递网络所至,就是经济活力所及。在河北,快递业与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度交融,清河雨刷、高阳毛巾等“土特产”已成为畅销全国的“金名片”,农村电商“领跑县”与县域直播基地如繁星点点,让“快递+农业”“快递+制造”的订单如春潮般增长。目前,河北134个县(市、区)已开通客货邮业务,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4.08万个,1—7月全省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和投递量分别达到14.3亿件和12.3亿件,“小包裹”正以其强大的链接能力,在燕赵沃土上催生着产业升级与价值倍增的“聚变效应”。
跨山越海:“河北货通天下”开启全球窗口。一条条快递航线,正为“河北制造”打开通往世界的新窗口。7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如火如荼,推动国际业务量强势增长;上半年,全省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完成274.4万件,同比增长15.9%;石家庄国际邮件互换局共处理进出口邮快件94.1万件,同比猛增284.2%,宛如一匹“黑马”,跑出了对外开放的“新速度”。这不仅是商品的流动,更是机遇的交换、市场的联通,生动诠释着河北在“双循环”格局中,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精彩跨越。
方寸包裹,窥见时代大潮。燕赵大地上的“快递加速度”,是献给国庆的务实礼赞,更是区域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未来的生动宣言。当我们拆开一份份包裹时,开启的不仅是商品,也是一个活力迸发、民心温暖的新时代。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冀时评 | 小包裹里的大民生:从每秒360件快递看河北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