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炸的小黄鱼咬着直掉渣,也太酥了!”“快尝尝我这蒜蓉粉丝虾,一会儿就教你妈妈做,保准孩子爱吃!”9月27日晚,桃城区昊和沁园社区食堂门口飘着阵阵菜香,由昊和沁园邻里理事会主办的“浓情邻里 共度中秋”百家宴热闹开席,300多名居民端着自家拿手菜齐聚在此,把中秋的团圆味,酿成了邻里间的暖心味。



傍晚时分,31张餐桌沿着食堂门口的通道排开,凳子上还沾着刚擦过的水渍。居民们或拎着保温桶,或端着搪瓷盘,从各楼栋陆续赶来。35号楼1单元的杨妹早早忙活起来,她带来的寿司、炸薯条、油焖虾在餐盒里码得满满当当,孩子们推着装满这些美食的小推车走过,瞬间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我们这桌孩子多,特意做了些孩子们爱吃的。”杨妹笑着说。


签到处的红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居民的楼号与单元。33号楼2单元的刘士杰端着彩椒炒肉和西红柿炒鸡蛋,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厨艺一般,就做了俩家常菜。但能跟邻居们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尝尝各自的手艺,有种把邻居处成家人的感觉。”另一边,31号楼1单元的王亚娟刚把奥尔良烤鸡腿摆上桌,就被邻居围着问做法,“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啊!”她笑着回应,“以前谁家有事都不好意思开口,现在一起做饭、聊天,感觉整个楼都像一家人。”



主办方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水煮花生、毛豆装在盘子里,包装精美的月饼分盒摆放,一次性餐盘和纸巾也按桌分袋装好,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


随着天色渐暗,舞台灯光“唰”地亮起,居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登场,太极扇、红歌大合唱、诗歌朗诵、情景剧等节目精彩纷呈,不少居民举着手机记录。“一边吃着邻居做的菜,一边看大伙表演,比过年还热闹!”坐在前排的张阿姨手里剥着毛豆,眼里满是笑意。



这场热闹的百家宴,早在几天前就埋下了“伏笔”。邻里理事会将活动信息发在小区群后,居民们立刻踊跃报名,组建了“十家连心群”,选出了桌长。


“我们群里前几天就商量好了,一家做荤菜,一家做素菜,避免重复。”40号楼的居民倪女士说,更贴心的事,参与活动的家庭还能得积分,以后能兑换物业的保洁、维修等增值服务,“既有热闹看,还有实惠得,大伙更积极了!”


活动现场,穿绿色马甲的衡水市初心社工服务中心志愿者们始终忙前忙后。帮老人端菜、给孩子递纸巾、整理散落的餐具。“看到居民们围坐一堂共享美食、畅谈家常,即便全程忙碌也倍感充实。”社工负责人王金秀擦着额头的汗说,“初心社工始终致力于搭建邻里沟通桥梁,通过此类活动打破邻里间的陌生壁垒,促进社区情感联结,助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邻里理事会会长王志勇则站在舞台旁,看着热闹的人群感慨:“此前小区里不少居民虽同住多年,却鲜有交流,本次百家宴正是以‘走出家门认邻居’为初衷,为大家搭建互动平台。后续我们会持续策划此类邻里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归属感,全力将沁园社区打造成有温度、有温情的‘大家庭’。”


当《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前奏在舞台上响起,活动迎来了最暖的时刻。居民们纷纷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点点光亮在夜色中轻轻晃动,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熟悉的旋律里,老人、孩子、年轻人齐声合唱,笑声、歌声裹着饭菜的香气,在社区的夜空里久久回荡。


直到歌声结束,还有居民舍不得散场,拉着邻居约定“明年还要一起做道菜”。这场中秋百家宴,不仅让居民们尝到了团圆的味道,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桌上的菜或许普通,但因为有了“邻居”的温度,才成了最难忘的中秋记忆;社区的舞台或许简单,但因为有了“家人”的参与,才成了最热闹的团圆场景。而这份流淌在邻里间的温情,正是沁园社区最珍贵的“中秋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