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深州市北溪村乡南溪村的花生地里一片忙碌。天空阴云密布,气象预报显示强降雨即将来临,而大片已收获却还在地里晾晒的花生成了村民心头最急的事——必须赶在雨前抢收归仓,否则一年的辛苦就可能打了水漂。
在村南的连片花生地里,成排的花生被翻出后平铺在垄上,经过两三天晾晒,水分已基本蒸发,原本裹着湿泥的花生变得干爽酥脆,只等收袋入仓。可这场即将到来的秋雨,让所有农户绷紧了神经。
“白天收了一天,本来说明后天就能装袋,结果天气突变,只能连夜抢!”村民冯青海开着三轮车在田间来回转运,车斗里堆满了刚刚抢收的花生。他家五亩花生三天前已全部起获,原计划慢慢晾晒、分拣,可现在不得不通宵作业。
夜色中,家家户户齐上阵。不少村民弯着腰,捡拾着散落的花生,快速装进编织袋。有的人家把亲戚都叫来帮忙,老人分拣,夫妻搬运。三轮车、小货车不停往返,将一袋袋花生运回家中。
“最怕雨来得急,花生一沾水,花生皮就会霉变,卖不上价。”村民孙海圆蹲在地头,手冻得发红也不停歇。他家三亩花生已晾了两天,本再晒一天就能收,可天气不等人。
晚上8时30分,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雨,风也渐渐紧了。南溪村的花生地里,抢收节奏骤然加快。花生收割机加紧作业,机器轰鸣声在夜色中此起彼伏。收割机所过之处,花生被快速收起、抖土、秧果分离,直接落入后方料斗,再由人工迅速装袋。
手电光束来回扫射,脚步声、装袋声、车辆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田埂上人影奔忙,谁也不敢停下。
“雨要下大了,能收多少算多少!”村民冯青海跳下三轮车,将打包好的花生装车。
雨点越来越密,散铺的花生被淋湿,村民只能抓紧抢收尚干的部分。三轮车满载后立即驶离,运往家中院落、屋檐下等一切可堆放的地方,铺上防潮布,防止二次受潮。
至晚上9时,雨势渐大,收割机陆续退出无法作业的地块。大部分农户完成了可收部分,剩余零星花生因地面过湿,已无法机械作业,只能等雨停后视情况补救。
“收回来的,就是保住的。”冯青海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着院中堆成小山的花生袋,语气平静。这一夜,虽未能全部收完,但靠着机械高效运转和全家上阵,五亩地抢回了八成以上。
南溪村的灯光一户户亮到深夜。秋雨落下,田里残留的花生沉入泥土,成为农人心里的遗憾。但更多被抢收回的金黄果实,是实打实的收成,也是一年辛劳最后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