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清晨5时30分的衡水街头仍裹着薄雾,50岁的爱心车队“的姐”袁春静已完成洗漱,正俯身擦拭她的新能源汽车——方向盘、座椅缝隙皆被打理得一尘不染。随后,她绕车检查轮胎、电量,这套晨间流程,她已坚持20余年。“过节更得让车干净,乘客坐着才舒心。”话音落,她拉开车门,车辆缓缓汇入晨雾,开启一天的行程。


6时30分,订单提示音响起,目的地为衡水北站。抵达小区门口,见一家老小携两大箱行李等候,袁春静立刻下车帮忙搬运,还轻声叮嘱“慢点走,别碰着孩子”。行车中,她察觉后排老人频频裹紧外套,立马关掉了空调,又温柔提醒小朋友系好安全带。“师傅真贴心!俺妈年纪大怕冷。”乘客的夸赞,让她眼角泛起笑意。抵达车站后,她特意将车停在无障碍通道旁,目送一家人顺利进站,才驾车离开。



上午9时起,早高峰客流与衡水湖景区出行潮交织,袁春静的订单接连不断。她的车在车流中平稳穿梭,往返于市区与衡水湖景区之间。遇外地游客询问美食,她精准推荐:“往前十分钟有几家馆子,能尝地道衡水湖鱼。”游客当即预约下午接送单:“师傅这么热心,我们放心。”忙碌间,她仅在等红灯时匆匆咬两口包子、喝半瓶水充饥。


夜幕渐沉,直至晚10点客流放缓,仪表盘显示她已行驶300多公里。最后一单是送加班族回家,下车时,乘客轻声道:“姐,马上中秋了,提前祝您快乐。”这句问候驱散了她满身疲惫,“每天听句‘谢谢’,再累也值。”


从最初的两厢夏利到如今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袁春静见证5次出租车换代,也攒下近100名常客。“没啥秘诀,就是将心比心——接站必提前查车次,赴约必早到10分钟。”在她眼中,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双节坚守岗位,用优质服务换乘客满意,便是最大的成就感。


月光爬上车顶时,袁春静驾车驶向家的方向。这个双节,她以方向盘丈量城市温情,用坚守诠释职业担当,成为衡水街头一道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