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抓手,聚焦机制完善与模式创新,探索形成“全域、多元、人文、特色”四大治理路径,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域治理强效能,线上线下齐发力。该区以提升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运行质效为突破口,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治理体系。线上持续优化“AI 社工”、智慧冀州APP、民生冀州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大幅提升民生信息收集、反馈与办理效率;线下进一步完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强化统筹调度职能,打破部门、乡镇与社区间的协作壁垒,实现线上线下一体互动。同时,通过优化网格架构,健全网格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专职+兼职”网格员队伍效能,打造出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治理“铁军”。截至目前,全年累计处置办结民生诉求41881件,总体办结率达 98.6%。



多元治理聚合力,机制创新破难题。深化议事协调机制,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志愿服务工作协调等机制,形成统分结合、高效协同的工作模式;推行“三联”工作机制,联合公、检、法、司及各职能部门建立网格联防、联控、联调体系,由民警、法官、律师包联社区(村),成功化解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纠纷等多类问题;全面落实“五民群众工作法”,通过“拉呱会”“小院议事厅”等接地气的形式,今年已开展议事活动100余次,解决平房区域管道燃气安装、消防通道堵塞等居民难题90余个;建立“党建+爱心组织(商家)”融合的“爱心联盟”机制,与136家爱心组织(商家)签订合作协议,制定“服务清单”,开展志愿服务80余次,将党组织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深度融合。



人文治理暖民心,精准服务显温度。实施“用心暖心贴心知心”行动,在8个社区建成“冀小语”心灵驿站,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服务,同步设立“帮大哥”“帮大姐”调解室,及时化解日常纠纷与邻里矛盾;针对新就业群体,开展“关爱新就业群体,夏日送清凉”活动,通过慰问演出、发放冰镇饮品与清凉物资,解读交通安全及权益保障政策,并为46家符合条件的爱心商企授予“暖新驿站”牌匾,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制定“银发互助公社”工作方案,构建需求清单化、服务专业化、劳动价值化的“三化”体系,已服务老年群体2000余人次,开展点对点志愿服务160余场次;试点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湖城笃学爱心公益学堂”,累计服务未成年人500余人,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特色治理挖底蕴,文化赋能促提升。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底蕴,凝练冀州精神,推动文化优势、精神优势向治理优势转化。持续深化“春风化雨 如家春风”“党建引领 红色迎宾”“文明和谐 书香长乐”“历史经纬 文化古城”等特色治理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打造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特色治理文化,为社会治理注入独特的“冀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