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再加把劲,争取早日让京津冀游客体验到全息海洋的魅力!”10月2日,衡水市武邑县的全息海洋馆项目建设现场,外立面装修作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负责人的喊话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回荡在工地半空。作为衡水市2025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这里以“国庆冲刺”的火热态势,让“无水印迹的海洋奇观”从蓝图加速走向现实。
记者在现场看到,2900余平方米的海洋馆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工人们正有序进行内外部装修。游客中心项目也正在同步推进,现场呈现出“双线并行、多点攻坚”的忙碌景象。“自4月进场施工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工期倒排进度,目前项目整体完成率已超40%。”施工现场负责人任春雷介绍,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部组建专项攻坚组,优化工序衔接,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速推进建设。
这座定位为“没有一滴水的海洋馆”的特色项目,是武邑县打造文旅数字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工程。项目依托全息数字影像、智能交互、5G等高科技手段,将构建从寒武纪生物群到深海生态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游客可通过手势、动作与虚拟海洋生物实时互动。“区别于传统海洋馆,这里通过100台激光投影机打造8K分辨率场景,能让虚拟白鲸‘跃出’光影浪花,实现濒危物种的‘数字永生’。”中科汉青(河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代表翟靖宇透露,项目建成后将兼具科普教育与潮玩体验功能,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与数字创意示范平台。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精准服务保障。武邑县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合作,全程跟进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环节,以“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加速跑”。“项目选址紧邻衡水野生动物园,建成后将形成‘动物观赏+全息海洋’的旅游路线,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周末休闲旅游布局。”武邑县文旅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预计年底前竣工运营,届时将成为衡水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