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年文脉焕新颜。
9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暨第八届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衡水市冀州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研学机构、文旅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共45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研学旅游发展大计。
这是一场宾朋云集、百花齐放的盛会。
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大屏上展现的河北绮丽自然风光与深厚历史底蕴所吸引。“燕赵大地多锦绣,研学漫行趣无穷”。在主持人的娓娓道来中,从长城的雄奇到运河的温婉,从太行的巍峨到湖淀的灵动,河北的研学画卷徐徐展开。
每一座城都是流动的教科书,而衡水篇章尤为引人入胜。
孙敬学堂依托衡水湖自然风光,独创中国礼孝基地研学模式;衡水老白干研学基地集酒文化传承、工业旅游于一体;衡水航空运动小镇打造航空制造、旅游、培训等九大板块的产业集群……这些创新实践共同勾勒出衡水研学旅游百花齐放的发展图景,展现着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
大会现场多项重要成果相继发布,进一步夯实了河北研学旅游的发展基础:“一起研学冀”研学线路手册将河北的历史厚度、文化深度与自然广度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研学旅程;衡水市全域研学护照详细推介全市36个代表性研学基地(营地),为京津冀的研学旅游市场奉上一道丰盛的“衡水大餐”;2025年河北省文旅行业(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获得表彰,不仅检验了专业素养,也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注入新活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来自广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等20余省、自治区的代表共同启动了研学协会(省/市)联席会议走进河北活动。这一机制将以联席会议为纽带,推动跨区域研学资源共享、课程共建与人才共育,为进一步彰显河北研学魅力开辟新路径。
专题论坛上,研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河北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研学猫&亲子猫董事长魏巴德赞叹:“真是不虚此行!这次大会不仅展示了全省研学旅游的发展成果,更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衡水的独特魅力。”
这次大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场“观、行、研、游”的深度融合体验。
京津冀百名校长沉浸式考察、系统体验衡水精品研学资源,全国百名女企业家深入调研产业环境,全国百家研学机构共商研学旅游发展大计。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实地观摩、课程体验、专题研讨与成果展示交替进行,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完整闭环。
在冀州区皮划艇训练基地,嘉宾们亲身体验"体育+教育+生态"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该基地依托国家级湿地生态资源,构建四大研学体系,通过桨叶流体力学实验、水文追踪等沉浸式课程,将赛艇运动转化为探究物理规律、训练应急技能的立体课堂,体现了研学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冀州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内的田野考古实习营、模拟探方挖掘等活动让参与者深度体验遗址保护技术实践;冀州博物馆通过VR互动体验与文物“四普”展区,实现历史教育与科技实践的深度融合;冀州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复刻时代记忆,激活城市乡愁”为理念,打造出沉浸式、剧情化的研学体验空间。这些创新实践充分证明,衡水研学旅游正朝着多元化、深层次、体验型全面升级。
丰富多彩的研学资源产品让与会嘉宾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北京市财会学校校长廖爽在沉浸式体验衡水湖生态研学课程后表示:“衡水的研学旅游资源融生态探索之趣、历史追溯之韵、文化传承之美于一体,产业链条完整,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大有可为。”
运河悠悠,千载文脉;衡水浩荡,未来可期。
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暨第八届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河北省研学旅游的发展成果,更开创了文教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为旅游强省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衡水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发出诚挚邀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研学来衡水!这片热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迎接研学旅游发展的美好明天,共同谱写“冀”往开来的新篇章。